法学概论的实用技巧与试题及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监督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邮政通信自由
2.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必须是具有下列哪种性质的?
A.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B.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C.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D.任何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
3.下列哪种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A.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B.强迫他人劳动
C.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D.侵犯他人财产权
4.我国《行政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相对人?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行政许可申请人
D.行政复议申请人
5.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民法》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A.合同行为
B.捐赠行为
C.无因管理行为
D.民间借贷行为
6.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的起诉?
A.当事人没有提出起诉
B.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
C.当事人未按照法定程序提起诉讼
D.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时间已超过诉讼时效
7.下列哪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
A.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纠纷
B.当事人之间存在侵权纠纷
C.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争议
D.以上都是
8.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案件?
A.当事人提起公诉
B.当事人提起自诉
C.当事人申请调解
D.当事人申请仲裁
9.下列哪种法律关系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A.行政法律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
C.刑事法律关系
D.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10.下列哪种法律文件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法律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监督权
C.人身权利
D.文化教育权利
E.社会经济权利
2.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犯罪?
A.故意杀人
B.抢劫
C.盗窃
D.破坏公私财物
E.诽谤他人
3.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人
C.行政执法人员
D.行政立法机关
E.行政审判机关
4.我国《民法》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特征有哪些?
A.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
B.法律行为以产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C.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一定的形式
D.法律行为应当具备合法性
E.法律行为应当具备自愿性
5.下列哪些属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独立审判原则
C.公开审判原则
D.合议审判原则
E.陪审审判原则
6.仲裁的特点有哪些?
A.仲裁具有民间性质
B.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
C.仲裁不公开进行
D.仲裁不受地域限制
E.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7.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A.立案
B.调查取证
C.起诉
D.审理
E.执行
8.下列哪些属于法律事实?
A.事件
B.行为
C.民事法律行为
D.法律行为
E.法律事件
9.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包括哪些?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E.规章制度
10.下列哪些属于法律解释的种类?
A.字义解释
B.理论解释
C.实际解释
D.体系解释
E.文义解释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正确/错误)
2.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正确/错误)
3.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正确/错误)
4.民事法律行为不受国家强制力约束。(正确/错误)
5.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自诉也可以公诉。(正确/错误)
6.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次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正确/错误)
7.刑事诉讼中的侦查阶段是刑事诉讼程序的第一阶段。(正确/错误)
8.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正确/错误)
9.我国法律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宪法。(正确/错误)
10.法律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法律适用的依据。(正确/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
1.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
2.简要说明犯罪的特征及其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