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生学法普法宣传教育.pptx
文件大小:2.0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3.25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生学法普法宣传教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普法教育基础认知

02

教育实施必要性

03

核心内容规划

04

教学实施方法

05

特色活动设计

06

长效机制建设

01

普法教育基础认知

法律基本概念解析

法律基本概念解析

法律

法制

法治

公民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的统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或原则,强调法律的至上性和权威性。

法律制度或法律秩序,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包括法律制定、执行、遵守等环节。

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未成年人

未满18周岁的人,在法律上被称为未成年人,具有特殊的保护地位。

小学生

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心智尚未成熟,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学生身份

在学校接受教育,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享有受教育权等权利。

家庭成员

在家庭中具有特定的身份和地位,享有家庭保护、教育等权利,同时需承担相应义务。

小学生法律身份界定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小学生识别危险和非法行为,学会在遭受侵害时寻求法律帮助和保护自己。

促进全面发展

普法教育应与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等相结合,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法律素养

通过普法教育,使小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树立法治意识

让小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培养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意识和习惯。

普法教育核心目标

02

教育实施必要性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行为

法律知识普及

通过学法普法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则,知道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

01

树立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2

预防不良行为

及早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防止其发展成为严重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03

培养社会责任感基础

遵守法律规则

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0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2

践行道德准则

结合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道德底线,懂得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基本做人道理。

03

关心社会公益

学法普法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使其自觉维护校园秩序。

增强纪律观念

通过教育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减少校园欺凌、暴力等不良现象。

建立良好风气

加强师生间的法律知识交流,增进师生互信,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促进师生互信

促进校园和谐环境

03

核心内容规划

未成年人保护法要点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

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教育、医疗等必要条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各界应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提供不良信息。

家庭保护

学校应建立安全制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预防校园欺凌,加强性教育。

学校保护

01

02

04

03

社会保护

交通安全法规常识

交通信号灯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行人过马路需走人行横道。

乘坐车辆安全

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不坐副驾驶位置,不在车内嬉戏打闹。

骑行与滑行安全

骑自行车、滑板车等应在指定区域进行,佩戴头盔、护膝等防护装备。

交通规则与标志

了解基本的交通标志和标线,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

校园欺凌是指一种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发生的,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心理、财产等方面损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定义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建立校园欺凌预防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及时制止和惩处校园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

我国多部法律法规对校园欺凌行为有明确规定,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防治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

01

03

02

校园欺凌相关法规

遇到校园欺凌时,要勇敢说“不”,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相关部门求助,必要时可拨打报警电话。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和隐私,避免二次伤害。

校园欺凌的应对方法

04

04

教学实施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设定法律场景

通过模拟法庭、社区、商场等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法律角色,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01

情景剧本设计

组织学生编写和表演与法律相关的情景剧本,让学生在创作和表演中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02

角色扮演游戏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03

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具有教育意义的法治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了解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