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与
生活;1.小明还是个胎儿(未出生),他有继承、接受赠与的权利吗?
2.小明7岁,他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一款游戏充了3000块钱,小明的妈妈能够追回这笔钱吗?
3.小明16岁,周末大休回家,在彩票站买彩票中了500万,这个大奖他有没有权利领取?
4.小明26岁,他租住的房子的房东要把房子转卖给他人,通知小明立即搬走,小明该怎么办?;;【公共参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概括民法典的概况和意义,体会民法的重要性。
【法治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和师生合作,学生能说出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理解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之间的关系。
【科学精神】通过合作探究,能描述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能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维护公序良俗。
重难点知识:①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②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民法的一个显著特点。P1
2.什么是民法?民法典的施行有何意义?P2-3
3.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其三要素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P3-4
4.法治与德治关系在我国民法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P5
5.什么是民法基本原则?确定民法基本原则的必要性是什么?民法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P6;总议题: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议题一: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
议题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议题一
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1)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意义:
①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②规范了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案例说法一;探究与分享一;;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①李???因诉讼而与法院之间才形成的关系
②张某因纳税与税务局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
③宋某因存款而与银行之间形成的关系
④刘某因结婚与其妻之间形成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①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平等主体);;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是一种事实,要通过参与民事活动才能获得)
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例:不能高空抛物。)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有没有资格→自然人从出生始到死亡止)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有没有能力→受年龄、智力限制);自
然
人;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欺诈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的无效;小明已年满17周岁,因家庭困难辍学进城打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根据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小明应被认定为何种民事行为能力人()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既可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又可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张某21岁,在镇上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镇上租了一间房。2021年7月份,张某欲花13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部某品牌二手手机,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张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因车祸死亡。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拿走手机。;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据和现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