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武汉理工《环境保护法》在线作业题库.docx
文件大小:57.11 K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2.51万字
文档摘要

一、多选(共计30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立法是针对()。

A.工业噪声

B.建筑施工噪声

C.交通噪声

D.社会生活噪声

E.自然现象产生的噪声

错误:【A;B;C;D】

2、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衔接主要表现为()。

A.国内环境法是实施国际环境法的重要保证

B.国内环境法可以改变国际环境法中所规定的原则

C.国际环境法不能干预国家按照主权原则所制定的国内环境法

D.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地位不同

E.法律规范适用次序上、国际环境条约先于国内环境法

错误:【A;C;E】

3、监控化学品分为四类()。

A.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B.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

C.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

D.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E.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

错误:【A;B;C;D】

4、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错误的是()。

A.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小型开发建设项目应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C.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小型开发建设项目也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D.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也不能只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E.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也不能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错误:【D;E】

5、环境法学体系应包括()。

A.宪法

B.环境法总论

C.环境污染防治法

D.生态环境保护法

E.国际环境法

错误:【B;C;D;E】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环境问题有了新的变化。这一时期,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B.臭氧层的破坏

C.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D.酸雨现象严重

E.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

错误:【A;B;C;D;E】

7、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原则包括()。

A.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相结合原则

B.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原则

C.水污染防治与企业布局、改造相结合原则

D.总量控制和核定原则

E.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原则

错误:【A;B;C】

8、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类型有()。

A.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C.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D.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E.风景名胜区

错误:【A;B;C;D】

9、发生在环境保护事后阶段的制度()。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许可证制度

C.限期治理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E.排污收费制度

错误:【C;D】

10、有关污染防治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污染防治法直接针对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的行为,即污染行为,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样有害,危害更为持久、难以消除

B.污染防治法可以借助于环境科学技术规范以及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防治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行为,法律的实施难度较小

C.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防治与传统的所有权制度特别是私有制原则在法律上有冲突,涉及的主体十分广泛,防治的对象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公民的行为

D.污染防治法基本上是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只要有污染损害行为和结果,必然有受害人主张权利

E.许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计算的

错误:【A;B;C;D;E】

11、防治污染33211重点工程指的是环境污染重点防治()。

A.三条污染严重的河流(辽河、海河、淮河)

B.三个污染严重的湖泊(太湖、巢湖、滇池)

C.两个大气污染严重的控制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

D.一个重点城市(北京市)

E.一个海域(渤海)

错误:【A;B;C;D;E】

12、征收排污费的污染物包括()。

A.污水

B.废气

C.固体废物

D.噪声

E.放射性物质

错误:【A;B;C;D;E】

二、单选(共计70分,每题2.5分)

13、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最高限额的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基础标准

D.方法标准

错误:【B】

14、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错误:【A】

15、国际环境损害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因违背国际环境义务而承担的赔偿责任。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主体主要是()。

A.国家

B.国际组织

C.跨国公司

D.自然人

错误:【A】

16、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最先提出于()。

A.《里约宣言》

B.《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