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传媒艺术与设计专业考研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旨在通过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2.媒介素养
答案:媒介素养是指个人在接触、理解和运用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等。
3.设计思维
答案:设计思维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强调通过观察、分析、创造和实施等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4.艺术设计
答案:艺术设计是指运用艺术手法和审美观念,对物品、空间、视觉等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
5.媒体融合
答案:媒体融合是指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新的媒体生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
(1)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2)提高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生活质量;
(3)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
(4)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5)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2.简述媒介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答案:
(1)内涵:媒介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等能力;
(2)重要性:提高媒介素养有助于个人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增强社会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
3.简述设计思维的核心要素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答案:
(1)核心要素:观察、分析、创造、实施;
(2)应用:通过观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创造解决方案,实施并评估效果。
4.简述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创作中的应用。
答案:
(1)基本原则:美观、实用、创新、和谐;
(2)应用:在创作过程中,遵循这些原则,使作品具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创新性。
5.简述媒体融合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答案:
(1)内涵: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
(2)发展趋势:跨界融合、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答案:
(1)作用:社会工作通过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2)局限性: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可能受到资源、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2.论述媒介素养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
答案:
(1)重要性:提高媒介素养有助于个人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增强社会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
(2)培养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学习等。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案例一:某社会工作机构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活动,请分析其活动内容、实施过程及效果。
答案:
(1)活动内容: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
(2)实施过程:开展走访、心理辅导、兴趣小组等活动;
(3)效果: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
2.案例二:某设计团队针对老年人出行不便问题,设计了一款智能拐杖。请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特点及市场前景。
答案:
(1)设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关注老年人出行需求;
(2)功能特点:智能导航、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功能;
(3)市场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针对当前我国媒体融合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媒体融合;
(2)加大技术创新,提升媒体融合水平;
(3)优化内容生产,提高媒体融合质量;
(4)培养专业人才,助力媒体融合。
2.针对当前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建议:
(1)关注市场需求,创新设计理念;
(2)加强跨界合作,拓展设计领域;
(3)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设计水平;
(4)注重社会责任,推动设计行业可持续发展。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旨在通过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解析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定义,包括其服务对象、目的和作用。
2.媒介素养
答案:媒介素养是指个人在接触、理解和运用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等。
解析思路: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包括其涉及的能力和素质。
3.设计思维
答案:设计思维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强调通过观察、分析、创造和实施等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解析思路:理解设计思维的核心概念,包括其以用户为中心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艺术设计
答案:艺术设计是指运用艺术手法和审美观念,对物品、空间、视觉等进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