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桥梁用碳纤维增强复合筋拉索技术条件(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27.87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5.6千字
文档摘要

1

江苏省地方标准

《桥梁用碳纤维增强复合筋拉索技术条件》

(报批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5年5月

1

目录

目录 1

一、目的意义 1

二、任务来源 2

三、编制过程 2

四、主要内容技术指标确立 3

4.1本次标准制订的主要原则 3

4.2标准主要内容 4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 6

六、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6

七、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信息及分工 6

1

一、目的意义

材料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支撑了整个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新材料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国家关键战略材料之一。当前,国家及部委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2024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等关键战略材料。为了进一步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在土木工程中的发展,科技部立项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川藏铁路桥梁用大吨位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项目编号:2021YFB3704400)。桥梁用碳纤维增强复合筋拉索属于江苏省高质量发展之1650产业体系中前沿新材料集群中的先进碳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桥梁用碳纤维复合筋拉索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应力松弛率低和线膨胀系数低等优异性能,是绿色环保的高性能桥梁缆索新材料。常泰长江大桥主跨1208米,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为优化大跨径桥梁结构受力,设计要求在大桥主航道桥跨中钢桁梁底部和主塔横梁之间设置碳纤维水平拉索,形成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该体系能够减小结构尺寸和内力,降低横向桥面伸缩幅度,提高行车舒适度,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为满足常泰长江大桥建设需要,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联合法尔胜等单位研制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筋及拉索,经省工信厅组织的新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高邮三垛西桥、江阴黄山路桥和常泰长江大桥。其中常泰长江大桥碳纤维拉索单根长559米,共计28根,总重量达130吨,是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工程用量最大的碳纤维拉索项目。

目前国内外尚无桥梁用碳纤维复合筋拉索相关标准,制约了高性能碳纤维缆索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亟需制定相关标准,为桥梁工程碳纤维拉索的设计、质量控制和验收提供依据,为江苏省的交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支撑,助力我省打造交通强省、标准强省。

2

二、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进一步健全我省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申报立项工作,经项目材料初审、专家论证、公示等,于2024年8月下达了《2024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4〕143号)。本项目为2024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中第127项,标准名称为《桥梁用碳纤维增强复合筋拉索技术条件》,起草单位为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和江苏法尔胜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口行政主管部门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三、编制过程

为保证本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编制工作承担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标准的制定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1)标准起草(2024年8月-9月)

2024年8月,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了标准工作大纲。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技术、标准化人员组成了标准起草小组;编制了标准工作大纲,围绕标准文本草案,确定了工作安排及任务分工。

2024年8月-9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的标准、文献等资料,对建成、在建及规划建设的桥梁用碳纤维增强复合筋拉索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验证。

2024年9月26日,起草工作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针对标准文本工作组讨论稿的技术条款进行了内部讨论,修改完善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2)标准征求意见(2024年10月-12月)

2024年10月-12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向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