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与应用;;砌体结构工程简介;砌体结构悠久的历史;砌体结构(masonrystructure)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砌块以砖结构为主)。;砌体材料;M5.0混合砂浆配合比
;二、混凝土;C20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作业人员组织;砌体结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砌体结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放线;;;2、房间进深、开间尺寸不方正;;;;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建设概况;施工前;根据建筑施工图将墙体定位线弹在楼板上,并检查开间、进深尺寸和墙体方正度;上、下层外墙必须吊垂线定位;弹好标高线、砖块皮数线;门、窗洞口定位线;构造柱位置应有特别标识;
墙体砌筑前,卫生间翻边混凝土浇筑完成,翻边高度不小于200㎜,宽度同墙厚;
砌体拉结筋植筋前在框架柱或剪力墙边画好皮数线;圈梁标高线;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
二次结构混凝土、砌筑砂浆配合比计量要准确;;墙长大于5米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同墙厚、宽度240㎜;墙高大于4米设置圈梁,圈梁同墙宽、高度200㎜;圈梁设在门、窗洞口之上,一般情况圈梁代替过梁,特殊情况过梁厚度视门、窗洞口宽度确定;
根据砖的模数在框架柱或剪力墙边画好皮数线,无框架柱处要立好皮数杆;
砌块要适量浇水湿润,砌块迎灰面砌筑时要洒水湿润,以利砖块与砂浆粘结;;墙体砖块要进行竖向、水平预排,先将圈梁定位。墙位在梁底下预留220mm,自梁底下220mm处至圈梁面间排列,圈梁底至楼板面排列,墙底部用灰砂砖填充;墙位在梁、板下则梁底下预留40mm,自梁底下40mm处至下排列至圈梁面,圈梁底至楼板面排列,墙底部用灰砂砖填充;横向采用主规格砌块从门、窗洞口边向框架柱或构造柱边预排,将大半块或小半块砖排在框架柱或构造柱边;;顶板的砌筑方法;“丁”字墙第一皮砖“丁”字墙砖伸入横向墙中,横向墙从“丁”字墙砖两侧向两边预排,将大半块或小半块砖排在框架柱或构造柱边;第二皮砖,横向墙整砖逢“丁”字墙砖中,向两边预排,将大半块或小半块砖排在框架柱或构造边;第三皮砖同??一皮砖;;墙体底部第一皮砖下灰缝不大于20mm,如果超过20mm必须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找平前将基层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混凝土两侧必须与砖墙边平齐;
砌体拉结筋间距510mm自上至下排列,两根钢筋间距离140mm,植筋深度≥12d;与钢管柱连接的砌体墙拉结筋与钢管柱进行焊接,焊接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为5d;拉结筋伸入构造柱内不少于100mm。横向钢筋沿墙通长布置,搭接500mm,钢筋搭接绑扎不少于三点,钢筋末端应有180度弯钩;;墙体水平灰缝、竖向灰缝不大于15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可采用挤浆或灌缝;灰缝应饱满、顺直、厚度一致,不准出现假缝、瞎缝。勾缝必须深浅一致,光滑,不带毛边,同时保证墙面整洁;
砖块迎灰面必须洒水湿润,第二天浇水养护砂浆;砖块角部破损超100㎜锯齐后再砌;
无构造柱转角墙同时砌筑,临时甩槎留踏步槎,严禁留阴槎;
加气块砖块组砌时应上、下皮应错缝,搭砌长度不小于砖长1/3,即200mm;墙中间严禁夹砌小于200mm砖头;灰砂砖丁砖块组砌时应上、下皮应错缝,搭砌长度不小于砖长1/4,即60mm;灰砂砖顺砖块搭砌长度不小于砖长1/2,即120mm。砂浆应随拌随用,在30度以下4h内使用完毕,每道墙体必须分层施工,同一天施工高度不得大于2m;;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建设概况;构造柱边马牙槎留置必须先退后进,最小截面不小于240mm,进、退槎口上、下必须齐边对齐;伸入构造柱每皮砖下角用切割机割除,割除角度为45度;
门窗、水电施洞口尺寸必须准确,必须有清晰的标高控制线,以控制线来控制洞口过梁安装高度,洞口超过300mm要安放过梁。
现浇过梁模板安装要比设计高度高1.5cm,预制过梁安装要比设计高度高1.5cm;门窗、水电施洞口过梁每端搁置长度不小于250mm,洞口过梁大1800mm每端搁置长度不小于300mm;混凝土预制、现浇过梁必须水平,预制过梁成型后上下面朝向做好标识,现浇过梁与构造柱连接时应同时浇筑;;圈梁钢筋遇“丁”、“十”、“L”型墙必须弯锚搭接,角部加强钢筋按规定设置;
构造柱上、下搭接处箍筋加密区间距不大于100mm;
构造柱支模时,墙体上螺杆眼宜事先预留,有困难时要待墙体稳定用电钻钻孔,不得用力过猛损伤墙体;
构造柱在封模前必须将根部落地灰清理干净,沿边贴好双面胶条,马牙槎双面胶条退5㎜,圈梁下砌块上口贴好双面胶条,构造柱、圈梁上次使用模板上残渣清理干净,模板必须涂刷隔离剂,模板加固牢固,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振捣密实;;顶部斜砌砖必须在下部砖墙完工14天后方可施工,斜砌砖角度为45~60度为宜,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