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湘阴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
历史试题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3年,考古人员在发掘中发现了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观测者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儿山日出方位,从而确定季节、节气,测算结果较为精准。据此推断,陶寺古观象台的出现
陶寺古观象台观测示意图
A.反映了古代中国历法成就显著B.表明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世界
C.说明古人具有崇拜自然的观念D.与原始农耕经济联系较紧密
2.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文献
言论
《史通》
“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
《庄子》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慎子》
“《诗》,往志也;《书》,往诰也;《春秋》,往事也”
A.儒家思想深刻影响道家学派B.不同学派的文化认知具有共通性
C.墨家学派反对沉溺书本知识D.诸子百家对六艺的认识存在分歧
3.原楼兰王死,汉“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这体现出
A.朝廷对西域的直接统治B.鄯善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C.汉代朝贡制度初步建立D.汉朝在西域强大的影响力
4.据记载,贞元七年(791年),“每御延英令诸司官长二人奏本司事。寻又敕常参官每一日二人引对,访以政事,谓之巡对”。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又规定:“每坐日,两人待制,正衙退后,令于延英候对,以为常式。”由此可见,唐朝的延英议政
A.集思广益避免了决策的失误B.参与的人数多而复杂
C.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保守机密D.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
5.南宋时,乌镇和青镇已经演变为统一的政区单位,中央直接派遣镇官和酒务官兼辖两镇,因此两镇独立于州县行政体系之外,其在经济功能与管理模式方面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经济特区有相似之处。这反映了乌、青两镇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受到中央直接管辖
C.享有高度自治权D.基层自治体系完备
6.下表所示为明清湖南各府州进士、举人的分布情况。据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府州
明
清
府州
明
清
进士数/名
排名
举人数/名
排名
进士数/名
排名
举人数/名
排名
长沙府
143
1
2037
1
彬州
48
5
167
8
岳州府
122
2
426
3
辰州府
47
6
122
9
常德府
65
3
327
5
宝庆府
26
7
389
4
永州府
63
4
225
7
桂阳州
8
8
32
11
衡州府
48
5
544
2
靖州
7
9
28
13
A.人口密度与人才分布紧密相关B.区域政治经济影响人才的分布
C.湖南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D.湖南地区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备
7.1867年,中英《天津条约》修约期限将至,奕诉提前就铁路、贩盐等方面征求各地方大臣的意见。李鸿章指出:“此外尚有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盖各国均有保护其民,自理财赋之权。”这反映出
A.奕诉调整策略以应对时局B.外交观念的近代化趋势
C.清政府严格履行条约规定D.清廷认清了条约的本质
8.鲁迅在其小说集《呐喊》(1923年出版)与《彷徨》(1926年出版)中,塑造了大量“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鲁迅塑造这类文学人物形象的主要意图是
A.重审国民革命的价值B.弄清中国的社会性质
C.唤醒世人并改造社会D.揭露农村社会的愚昧
9.1941年,《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群众鼓动工作的指示》指出:“各种民间的通俗的文艺形式,特别是地方性歌谣、戏剧、图画、说书等,对于鼓动工作作用很大,应尽量利用之。”这一指示旨在
A.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B.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