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三)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121.78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1.05万字
文档摘要

六安一中2025届高三综合模拟试卷

历史试卷(三)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发展本国文字成为诸侯异政、思想纷纭的主要表现。秦朝规范了语言和书写方式,建立了一个国家认可的文化体系,把所有从事帝国事务及渴望为帝国服务的人都联结起来。这有利于()

A.结束列国纷争分裂局面B.推动中华共同体的形成

C.奠定封建政治制度格局D.结束学术与政治的分离

2.《史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又云“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户百万之家则二十万....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表明西汉前期()

A.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控B.社会阶层流动显著加快

C.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豪强地主日益壮大发展

3.唐贞元三年,时值丰年,米粟价平,德宗诏令和籴(即政府出资收购粮食)。农民说现在两税之外杂税更多,和籴强取且运输艰辛。并且两税法虽“定税计钱”,实则“折钱纳物”,陆贽、韩愈也认为绢价下跌,致百姓折纳负担剧增。这说明()

A.两税法推行致物价持续走低B.政府举措背离经济调控初衷

C.货币计税加重百姓经济负担D.实物纳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4.明太祖为修订《大明律》所定原则是立法贵在简当,使言直理明,人人易晓。”在律令编成之后,命大理寺卿周祯等人将其中和民众日常生活相关的条令类聚成编,直解其义,颁之郡县,使民家喻户晓,取名《律令直解》。由此可知,明朝()

A.开创了律例合编体制B.重视律令与劝谕相结合

C.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D.法律编纂关注民生所需

5.晚清外交家薛福成(1838-1894年)既痛惜每年约计洋商所赢之利,当不下三千万,更从中感悟到“以工商为先”正是“西人谋富强”的重要经验,指出然则为中国计者,既不能禁各国之通商,惟有自理其商务而已。这反映出()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冲击“抑商”观念

B.部分人士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尚为肤浅

C.甲午战败助推有识之士深入学习西方

D.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影响深远

6.陈独秀歌颂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自动行为”,他主张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忠、孝、悌等传统道德。他认为三纲五常”在封建制下为“奴隶之道德”;发扬的理由是,忠、孝、悌若出自人们主观的自动行为,很有社会价值,值得提倡。据此可知,陈独秀()

A.强调优秀儒学是社会启蒙的基石B.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理性思考

C.主张社会改革须立足于传统文化D.呼吁社会大力弘扬传统伦理

7.1928年,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造币厂生产的银元上有工”字印记,称为“工”字银元。“工”字银元重量足、成色好、信用高,湖南邻近各县的商民也都纷纷将手中银元兑换成“工”字银元。“工”字银元()

A.实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货币统一

B.打破了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C.受到了当时广大国统区商民的一致认可

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8.从1964年到1980年,国家建成了成昆、川黔、贵昆、湘黔、襄渝、阳安等铁路干线,该地区铁路里程占全国总里程的比重由1964年的19.2%提高到34.7%;货物周转量增长4倍多,占全国的1/3,上述铁路建设()

A.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B.实现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改变了中西部落后的面貌D.践行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9.全球治理已经成为近20年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研究重心的一种转向。研究发现,以全球治理”为主题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8年(1篇),其后在2020年到达峰值(362篇)2023年稍有回落(291篇);整体来说在015年前呈稳步上升趋势,在2015年后呈迅速上升态势。如图所示。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获得国际共识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全球关注重点

C.全球治理相关研究凸显中国方案效果显著

D.中国越来越深人融人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事务

10.据记载,古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七世统治期间,一名滥用职权的警察牵走了他人的驴子,驴子的主人将警察告上神谕法庭,神明阿蒙神(祭司)裁定驴子应归原主人所有。警察不服,连续三次上诉,结果均被神明驳回。这一记载反映出古代埃及()

A.平民权益得到制度保障B.国王对司法审判的掌控力有限

C.司法实践遵循平等原则D.神权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11.有学者指出西欧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政治统一、法律划一的集权国家。大小封建主各自割据独立,各封建主都是拥有行政司法职能的独立实体,城市援引此例,就像在某一领地取得特恩权一样。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