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概述蛋白质的功能,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科学思维:归纳总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特点。
3.科学思维:说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4.科学思维:学会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中相关公式的推导。
5.生命观念:阐述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评价目标
1.通过判断哪些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产生水的元素的来源,以及形成多肽链过程中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变化、产物水和肽键数目的变化等,评价学生是否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教材中该部分内容图文并茂,在学生阅读、观察、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思考·讨论”,通过观察和讨论,找出不同氨基酸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同时,设计对应的练习题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
3.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脱水缩合: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Flash动画,思考和讨论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让学生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明确氨基中的—H和羧基中的—OH结合生成水。其中产物水的元素的来源是关键,这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4.通过表格推导公式的过程,让学生明确一条肽链形成的过程中,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变化、产物水和肽键数目的变化,进而延伸到多条肽链的变化,通过公式推导过程,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教学
教学设计
【师】出示医院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缝合线的图片,这种特殊的缝合线是从动物蛋白中提取的,手术一段时间后病人可以将其吸收,免除拆线的痛苦。问:为什么这种缝合线可以被人体吸收?
【生】可以被分解成小分子,从而被人体吸收。
【师】作为手术缝合线的胶原蛋白之所以能被人体组织吸收,是因为胶原蛋白被分解为可以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氨基酸再被人体利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质。
【师】人体中还有哪些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例子?
【生】食物中的蛋白质被人体分解、吸收和利用。
【师】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酶被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用于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师】由此可见,蛋白质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探究蛋白质的功能。
探究一、蛋白质的功能
【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28“图2-8蛋白质的功能举例”,总结并交流蛋白质具有的功能,完成学案表格。
【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后回答。
【师】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蛋白质类激素);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载体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师】蛋白质的功能还有很多,用一句话概括蛋白质的功能,那就是: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师】根据生物学中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什么直接决定的?
【生】由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直接决定。
【师】蛋白质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肯定与蛋白质的结构密不可分。那么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二、氨基酸的特点及其种类
【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29文本内容、“思考·讨论”及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大约有多少种?
(2)“思考·讨论”中,四种氨基酸在结构上具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吗?
(4)讨论并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9与氨基酸有关的内容,在“思考·讨论”中画出四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小组内进行讨论。
【师】检查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结果。
【生】讨论并回答:这些氨基酸中,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氢原子,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师】课件展示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式,这四种氨基酸的结构中,都含有一个“—NH2”,一个“—H”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