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生命观念: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说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归纳、抽象和概括,阐明细胞有统一的结构模式。
评价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对比能力。
2.通过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引导学生总结出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使用高倍显微镜,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几种细胞。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PPT,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教室内教学。课前准备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等材料用具,配制常用染色液。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你们可以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吗?
【生】可以(开始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
探究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师】多媒体展示“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强调高倍显微镜的规范使用。
【师】学生明白原理后,教师继续分析说明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提出思考问题,布置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六人一组,分工合作。并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师】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生】低倍镜的视野大,更明亮。因为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透光率高。
【师】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再把要放大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观察?
【生】直接用高倍镜的话一是很难找到物像,二是容易将装片压碎。
【师】换用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很容易观察不到物像,还容易压碎装片。
【师】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当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到有结果时,找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让学生观察交流自己的结果,教师展示结果比较好的实验组,总结相关知识。
【生】归纳高倍镜的使用步骤: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有利于掌握操作要领;通过提出探究思考题,注重了试验的探索性;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过程,解决了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
探究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师】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显微镜成像原理,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内容。
(1)必须先用倍镜观察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倍镜观察。?
答案:低高
(2)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
答案:细准焦螺旋
(3)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视野内细胞数目变,每个细胞的体积变。?
答案:小少大
(4)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比。?
答案:反正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放大倍数。?
答案:宽度或长度
(6)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的。?
答案:相反
(7)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
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成的规律计算;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的规律计算。?
答案:放大倍数反比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训练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顺序是()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②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③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后,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④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