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2页共8页
南安一中2025届(行知级)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政治科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班同学在“学习与分享”活动中,围绕马克思关于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两段论述,分享自己的理解。
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一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从此以后,从前的革命阶级将成为保守阶级。
以下分享,最符合论述内容的是:
①阶级斗争推动着阶级社会的发展进步???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图是我国2016-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变化情况。
注:其中2024年,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①产业科技创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
②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占有率在不断地提升
③新能源汽车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④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总量正在逐步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了具体部署,强调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此举将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关于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释放土地要素红利→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②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③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④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但是,如何才能科学作为、取得实绩,与党员干部的政绩观、与干事创业的工作方法息息相关。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等不得,也急不得”,这其中就蕴含着成事之道。正确处理“等不得”与“急不得”的关系要求:
①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起而行之”的行动派
②党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推动事业“行稳致远”
③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形成“说干就干”的执行力
④党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稳慎推进工作,“静待花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治国必治边”,某民族自治区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作用,通过开展“边民大联欢”等举措,由人大代表向人民群众宣传民族政策;聚焦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人大代表走村入户,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人大声音”回应“人民声音”,奏响“民族合音”。材料表明:
①人大代表通过行使自治权推动民族平等团结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民族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司法部近年来全面推行在线行政复议改革,申请人可通过全国行政复议平台实现申请提交、材料上传、进度查询等全流程线上办理。某市民对公安机关交通违法处罚决定不服,通过平台提交复议申请后,复议机关依法审查并纠正了原处罚中程序瑕疵,作出变更决定,当事人表示服判息诉。在线行政复议机制的推行?:
A.优化行政复议流程,推动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B.赋予行政相对人更多权利,体现人民民主真实性
C.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作用,完善行政裁决制度
D.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保障公民监督权?
7.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投资于人”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投资于人”概念的提出表明:
①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调整生产关系能够更好地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要求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选项与漫画《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作者:冯飞)的寓意最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