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模拟考试卷第=page77页,共8页
校内模拟考试卷第=page88页,共8页
南安一中2025届(行知级)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中化学知识全部内容。分第=1\*ROMANI卷(选择题)和第=2\*ROMANII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C-12O-16Al-27Mn-55Cu-64Sb-122
第=1\*ROMAN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建舰”舰体材料为无磁镍铬钛合金钢,该合金钢的硬度低于纯铁
B.“福建舰”航空母舰防腐涂料中使用的石墨烯是乙烯的同系物
C.“福建舰”所用燃料为重油,是石油分馏产物
D.“福建舰”航母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2.福建是中国红曲酒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它以糯米和水为原料,以红曲为主要糖化发酵剂,具有较高的养生价值。红曲素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存在6个手性碳
C.含有醚键、羰基、酯键三种含氧官能团
D.1mol红曲素最多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3.HCHO还原[Cu(NH3)4]2+的方程式为HCHO+2[Cu(NH3)4]2++2H2O=2Cu+6NH4++2NH3+CO3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g30%的HCHO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
B.1mol[Cu(NH3)4]2+中σ键数目为16NA
C.1molCu与足量的硫粉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D.等物质的量的NH4+与NH3含电子数均为10NA
4.超分子CB是制备聚合物网络生物电极的原料,其结构如图所示。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相邻,X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XZY
B.氢化物的沸点可能是XY
C.CB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功能
D.CB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盐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过氧化氢:2MnO4-+5H2O2+6H+=2Mn2++5O2↑+8H2O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
C.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I2+2NaOH=NaI+NaIO+H2O
D.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少量Ca(OH)2溶液:Ca2++OH?+HCO=CaCO3↓+H2O
6.以含少量Fe3+的CuCl2为原料制备CuCl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配合物Cu(CO)Cl·H2O,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uCl的盐酸溶液可用于吸收CO,是利用了CuCl的氧化性
B.①中加热有利于Fe(OH)3胶体聚沉,便于与Cu2+分离
C.②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u+Cu2++2Cl-=2CuCl
D.③用酒精洗涤既可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又可以加快固体的干燥
7.恒温条件下,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铁的电化学腐蚀,测定结果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电化学腐蚀属于化学腐蚀
B.段越大,析氢速率越大
C.段正极反应式主要为
D.段基本不变,说明生成铁锈覆盖在铁粉表面,阻止铁粉继续发生腐蚀
8.由下列实验操作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将少量氯气缓慢通入溶液中,得到黄色溶液
氧化性:
B
向盛有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溶液,又产生黑色沉淀
溶解度:
C
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与结合的能力强于分子与的配位能力
D
向沉淀中分别加入盐酸和氨水,沉淀均溶解
为两性氢氧化物
9.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Cu2+
B.用(杯酚)识别C60和C70,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