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
生物
第一单元
注意: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要调查校园内的生物,在调查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把它摘下来
B.边观察,边客观记录
C.为了观察鸟的种类,可随意使用闪光灯
D.只需要仔细观察,不必做记录
【答案】B
【解析】
【分析】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保护好生态系统。
A.在生物调查中,我们应尊重和保护生物,避免对它们造成伤害。摘下花是对生物的伤害,A错误。
B.边观察,边记录是生物调查中的基本做法。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取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B正确。
C.使用闪光灯可能会惊扰鸟类,影响其正常活动,C错误。
D.在生物调查中,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记录,我们才能准确地获取和保存生物的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依据,D错误。
故选B。
2.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多种多样,“鲸鱼喷水柱”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鲸鱼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鲸鱼喷水柱”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进行呼吸,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下列诗词中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选项
诗词
生物特征
A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生活需要营养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C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蝴蝶穿梭可能是在寻找食物(如花蜜),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而蜻蜓点水则是其产卵的行为,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A符合题意。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描述了草原上的草每年枯萎又茂盛的景象。这体现了生物能生长(从枯萎到茂盛)、发育(从生长到成熟)和繁殖(通过种子等方式)的特征,B不符合题意。
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这句诗描述了没有柳絮随风飘扬,只有葵花向着太阳倾斜的景象。葵花向日倾斜是其对光照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描述了新叶催替老叶、前波让位后波的景象。落叶能带走废物,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调节视野亮度要用到的结构是()
A.转换器和反光镜 B.遮光器和通光孔
C.通光孔和反光镜 D.遮光器和反光镜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遮光器上的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反光镜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用遮光器上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反光镜的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分析可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调节视野亮度要用到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故选D。
5.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下列使用双目显微镜时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显微镜电源,确认载物台已上升到最高处
B.调节两个目镜间的距离以适应瞳距
C.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载物台时,眼睛从侧面注视
D.当标本偏右,需调整移动手轮移动玻片
【答案】A
【解析】
【分析】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1、对光调光
①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