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课题
流动的组织——血液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二章
第二节
新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5.2.1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学业要求】
学会根据血常规、尿常规等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概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根据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的主要数据,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4、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设计思路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提供了学生非常熟悉的通过血常规检查诊断疾病的情境,并把问题指向了学生并不清楚的“为什么”上,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关于血液的成分,安排“分析·讨论-血液的组成”,意在引导学生针对3个问题,通
过分析,讨论血液的成分进行归纳,并重点介绍血液成分中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这些功能一方面呼应营养物质、气体的运输,另一方面密切联系血液与健康的关系。
关于血细胞,用ppt提供几种血细胞的电镜照片,期待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认识真实状态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关于输血与献血,先介绍人体血液的含量以及缺乏的后果,让学生认识无偿献血制度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估计学生成年后也能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操作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导入】展示在医院抽血做血常规检查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当我们体检或去医院看病时,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检查。为什么血常规检查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呢?
当我们体检或去医院看病时,
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检查。为什么血常规检查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呢?
血液是营养物质、氧、代谢废物以及激素等物质运输的载体。对健康的人群,血细胞等血液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正常范围,如果数据异常,
通常表明被检者的健康存在问题。
思考,结合
生活经验尝试回
答:血液是营养
物质、氧、代谢
废物以及激素等
物质运输的载
体。对健康的人
群,血细胞等血
液成分的含量有
一定的正常范
围,如果数据异
常,通常表明被
检者的健康存在
问题。
联系生
活,问题式
导入,不断
深入本节课
题,让学生
学会推测,
推出这节课
要学习的内
容——血
液。
一、血浆
【讲述】将一定量的人血放入装有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试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仔细观察
PPT上的血液分
层图片。
观察示意
图,结合实验现
象,思考并回答
教师的问题,小
组讨论交流。
思考、讨论,
尝试回答问题:
血液中有大量的
血细胞,这些细
胞与血浆共同构
成血液,完成物
质运输等功能。
因此,血液是一
种组织,属于结
通过直
观的示意
图,让学生
清晰地观察
到血液的分
层现象,从
而理解血液
的组成成
分,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
力和分析能
力。
引导学
生联系七年
级上册所学
的动物体的
结构层次,
知道血液是
一种结缔组
织。
血细胞血液
血细胞
血液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层)
(白色层)
→红细胞(红色层)
【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血液分层示意图,结合实验结果,详细讲解血液分成了三层,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是血浆,中层白色的很薄一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红色的是红细胞,并解释出现这种分层现象是因为各成分的密度不同。提问学生血液分成了几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层现象。
【提问】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能够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从血液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来看,血液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
属于组织层次,因此称为“流动的组
织”。另外,血液具有结缔组织的特征
和功能,属于结缔组织。
【播放视频】血液。
【讲述】血浆的主要作用。
缔组织。血液可
以流动,因此被
称为“流动的组
织”。
观察饼状
图,分析各组分
的所占比例,进
而总结血浆功
能。
通过示
意图和讲
解,让学生
清楚地了解
血浆的成分
和功能,建
立结构与功
能相适应的
观念,为后
续学习血细
胞的功能做
好铺垫。
嗒
嗒探究新知01血浆
血浆的主要作用
血浆蛋白(约7%)
葡萄糖、氨基酸、运载血细胞
无机盐等(约3%)
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水(约90%)
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浆成分示意图
二、血细胞
【播放视频】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对照下图,识别不同的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