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1.3严于律己(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2024).pdf
文件大小:1.06 M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3.35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下册《11.3严于律己》教学设计

课题11.3严于律己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下册

课标法治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法自律,远离犯罪,做一个遵纪守

要求法的人。

本课先通过不同违法的责任认清“法不可违,推进到最严重的违法犯罪及责任(刑罚),

让学生敬畏法律、远离犯罪,最后落脚到与犯罪行为作斗争,严于律己,守住底线,杜绝不

良行为,防患于未然。本框“严于律己主要探讨了犯罪的避免情境假设,青少年犯罪法条

教材

学习,不良行为是如何演变成犯罪的。本框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敬畏法律,时刻

分析

绷紧法律这根弦,始终牢记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底线思维,学会自律,保持清醒头脑、不

冲动,从点滴小事做起,堂堂正正做人,坚决摒弃一切不良行为,珍惜人生最宝贵的学习时

光。

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涉案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多少有些了解,

但对法律边界却又认知不清。如有些未成年人不知道与14周岁以下幼女自愿发生性关系构

学情成强奸罪,或是知晓但心存侥幸心理;有些未成年人认为自己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也不需要

分析负刑事责任,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显现。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不良行为

习惯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的认知,引导学生时刻绷紧法律这根弦,始终牢记底线思维,

学会自律。

核心法治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法自律、自觉守法的法治信仰。强化法律概念、后果意识,引导

素养学生认清危害,不抱侥幸,厘清认知。

目标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坚决摒弃一切不良行为,珍惜人生最宝贵的学习时光。

重点预防违法犯罪

难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演变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学生感悟,教师鼓引发学生兴

1.犯罪的特征?励学生积极参与。趣,同时为后

2.刑罚的种类?面的内容做好

引入课题:11.2严于律己铺垫。

讲授新课(PPT图片+材料呈现)激发学生探究

生活观察:材料阅读的欲望。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如何评价上述行为?

结合经验说说,如何避免上述情境中违法行为的思考感悟

发生?

教师引导: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各抒己见

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法自律,做自觉遵

纪守法的人。

探究与分享1思考感悟

阅读课本P100页的探究与分享两个案例,思考下

列问题:各抒己见以积极饱满的

小组讨论3分钟,每个小组要有一名记录员记录姿态投入到新

观点,然后指派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