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2024).docx
文件大小:240.3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1.87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下册《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

课题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课标

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教材

分析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着重讲述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美德,让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特点,学会将传统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从本框题在教材的地位看:本框内容在整个第八课中起到统领作用,为学生将这些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做好铺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情

分析

本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语文、历史等科目学习及观看关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节目等,他们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精髓。他们应该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内涵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并将结合实际生活弘扬传统美德,但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认识、理解问题容易片面化、表面化,对传统美德的认识不深,并未形成理论认知。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

健全人格: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责任意识: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重点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难点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对你有什么启发?

引入课题: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学生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PPT图片+材料呈现)

激发学生探究

生活观察

小组合作:你了解他们吗?他的故事蕴含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和智慧?

教师引导:

闻鸡起舞程门立雪

提问:1.为什么要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视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思考: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有哪些?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笔记: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小组合作:

请翻译古文,并反省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谈谈自己对孝悌的理解。

现实抉择

P67相关链接——解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故事链接1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哪些中华传统美德?面对好的榜样我们该怎么做呢?

国家每年进行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有何作用?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名言赏析

思考: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并说说它们反映了怎样的传统美德。

见贤思齐

在班级里,你有没有特别想向TA学习的同学?请你介绍TA,向TA发出学习结队邀请,说说TA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的欲望。

以积极饱满的

姿态投入到新

课学习。在教

师的引导下,

开动脑筋,积

极思考

故事链接2

1.请说出以上图片主人公有何共同之处?

2.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3.说到爱国,请你分享你知道的名言警句或榜样人物。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故事链接3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启思导行:

学习了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你有哪些收获?

请你搜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制作展板,号召全校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思考感悟

材料阅读

各抒己见

思考并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

课堂小结

总结提问:请结合今天的学习和自己的理解,学生谈收获,教师依照思维导图概括总结。(预设2分钟)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30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作业布置

完成分层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