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9.1生活需要法律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核心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增强依法治国的政治自觉;
法治观念: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增强法治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责任意识:学习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担当依法治国的历史重任。
重点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难点
法治的进程、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导入
观察图片材料并思考:这些情况,仅仅依靠道德能完全解决吗?
观察、思考
激发兴趣,引出关键词
讲授
新课
讲授
新课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说一说
(1)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学校生活
(2)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家庭生活
(3)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社会生活
2.知识小结: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3.辩一辩: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4.知识小结: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2)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下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5.想一想: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6.知识小结: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它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法治的脚步
1.观看视频:法律的产生
法律的产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法律产生于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知识小结:法律的本质和功能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拓展:我国法律的本质
4.议一议: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
5.知识小结:法治的含义和要求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6.观看视频:数说法治中国
结合所取得的法治成就,你认为法治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7.知识小结:法治的重要性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思考、分享、交流
思考、回答
讨论、回答
讨论、归纳、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围绕人的一生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从身边出发,感受法律与生活密切相关,法律出现在生活的每一处。
直观的法治视频,带学生进入历史的长河里,结合历史学科的知识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产生,知道法律的演变历史,,感受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借助数据,感受法治中国的成就,进一步感受依法治国对于人民、社会、国家的必要性,认同理解国家基本方略。
课堂
小结
梳理
讲述
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