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熟悉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与场所,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2.社会责任: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科学探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评价目标
1.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2.通过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相关的图文资料,理解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
3.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用对比的方法识记并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5.通过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2.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3.微课程教学。
4.比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实物投影仪,微课程和学案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运动员进行体育比赛时,呼吸快慢在发生变化。人体运动过程中所需能量从何而来,进入人体的氧气到哪儿去了,有何作用?
【生】(思考、交流)氧气用于细胞呼吸,细胞呼吸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理活动入手,结合自己的活动体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类型
【师】“细胞呼吸”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一回事吗?(可以带学生回忆人体呼吸的过程,让学生做深呼吸的动作,比较呼吸与细胞呼吸的不同。)请阅读课本P90文本,总结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
【生】“细胞呼吸”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师】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主要指“肺通气”。细胞呼吸是指物质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过程。
探究二、有氧呼吸
【师】请学生阅读课本P92~93文本,分析“图5-9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讨论并完成学案上设计的问题。
【生】阅读教材“有氧呼吸”,思考、讨论并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师】巡视并指导,把握学生存在的问题。用PPT分步展示有氧呼吸过程。边提问、边指导学生再次阅读。
【生】回答学案中的问题。
【师】先分阶段展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总结答案并交流。
(1)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C6H12O62C3H4O3+4[H]+少量能量
(2)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过程:2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
(3)[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过程:24[H]+6O212H2O+大量能量
【师】用Flash动画展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动手绘制有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生】动手画出有氧呼吸的过程图解,标注每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绘制的过程图,并展示最完美的图解。
【生】每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过程图,并讲解过程,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师】结合学生展示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展示表格并请学生分析作答。
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
有氧呼吸阶段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场所
条件
反应物
产物
释放能量多少
合成ATP多少
【生】填写有氧呼吸的过程表。
提示:
有氧呼吸阶段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条件
酶
酶
O2、酶
反应物
C6H12O6
丙酮酸、H2O
[H]、O2
产物
丙酮酸、[H]
CO2、[H]
H2O
释放能量多少
少
少
多
合成ATP多少
少
少
多
【师】引导学生分析各阶段的反应物和产物,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并标出产物中各原子的来源(以葡萄糖为例)。
【生】写出总反应式并标注产物中各原子的来源。
【师】请学生总结有氧呼吸的定义。
【生】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师】展示例题,进行变式教学——通过例题加深对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的理解。
【例1】图示为真核细胞内葡萄糖彻底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