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学完了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内容后,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能量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代谢的催化剂——酶、细胞代谢过程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然后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介绍了两种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以及它们参与的细胞代谢——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在本模块中,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可以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供应站”和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也便于学生深入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在初中的化学知识中,学生已学过无机催化剂的相关内容,为本节“酶的作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前阶段的学习,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为ATP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细胞呼吸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在高中又掌握了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ATP、酶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已具备进一步学习光合色素、叶绿体、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和光合作用原理的知识基础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解释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简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细胞呼吸的方式、原理和实质,探究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4)简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认识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及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
(1)酶的特性及实验设计。
(2)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主要的考查热点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结合实验设计、曲线图等考查酶(包括酶的特性、设计对照实验及单一变量原则)。第二,结合细胞图、曲线图、实验设计等考查细胞呼吸(包括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计算)。第三,结合实验、表格、细胞图、曲线图等考查光合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2课时
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1课时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课时
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2课时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2.科学探究: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异同,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科学思维:概述酶的化学本质。
评价目标
1.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2.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酶的作用。
难点: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准备PPT、实验材料等教学用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鸡肝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铁溶液、卫生香等相关的实验器材;多媒体,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地球上,因为有生物的存在而显得生机勃勃。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应,能量从何而来?这就是本章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这节课我们先从身边一个简单的现象入手。
【师】我们每天都需要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进入我们体内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食物被消化了。
【师】两百多年前,人们认为食物进入动物体内后进行了物理性消化,没有进行化学性消化。到底有没有化学性消化呢?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斯帕兰札尼的实验。阅读课本P76的问题探讨,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的目的是什么?
(3)肉块是怎么消失的?
(4)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呢?
提示:(1)鹰类的胃里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2)排除了鹰胃对肉块的物理性消化。
(3)肉是和胃中的某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消失的。
(4)收集胃内的液体,看看其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生】小组讨论交流,请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