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二酶的特性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概述酶的特性。
2.科学探究:准确分析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
3.科学探究:进行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科学探究:设计“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学会控制实验变量。
评价目标
1.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诊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诊断学生是否能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建构酶的特性知识体系。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难点:1.动手操作“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
2.设计“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展示“锁钥学说”,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酶的专一性。
2.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对“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两个课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3.组织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进一步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
4.将实验数据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展示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5.采用直观教学法、实验法、自学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准备PPT、实验材料等教学用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案。
实验室准备: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盐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NaOH溶液、冰块、热水、水浴锅、试管、烧杯、斐林试剂、碘液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们收集有关酶的发现历程资料;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寻找生活中与酶有关的产品,课上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所找到的物品,并介绍其使用说明中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贴近生活的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一、酶的高效性
1.请学生观察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比较Fe3+和H2O2酶的催化效率。
思考:无机催化剂和酶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都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4号试管释放的O2更多,那么说明哪个作用更显著呢?。?
2.此实验说明了酶具有性。?
答案:1.酶2.高效
3.课件展示以下问题进行复习。
(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
(3)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
①(发现)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⑤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复习酶高效性的实验,师生共同分析实验变量,总结实验设计的原则。)
探究二、有关酶的其他实验
1.根据学生对酶的已有认知,教师启发学生提前准备通过实验探究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
1
验证酶的专一性
2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学生根据课本P81“探究·实践”,完成验证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
序号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
2
注入蔗糖溶液
—
2mL
3
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2mL
2mL
4
注入斐林试剂
2mL
2mL
5
结果现象
思考:(1)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是什么?
(2)用碘液检测是否可以,为什么?
(3)该实验还可以怎么设计?
答案:(1)自变量是反应底物;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无关变量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
(2)不可以。因为蔗糖遇碘液不变蓝,还原糖遇碘液也不变蓝,实验是否反应不能用碘液检测。
(3)还可以用不同酶,同种底物,如:
序号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
注入蔗糖酶溶液
—
2mL
3
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2mL
—
4
注入斐林试剂
2mL
2mL
3.分组讨论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从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中进行选择,设计实验方案,以表格形式列出。(提醒学生注意自变量的控制及对照组的设置)
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情况,师生共同分析有代表性的不合理的设计方案。
(1)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错误的代表类型:
步骤
项目
试管
1
2
3
1
可溶性淀粉溶液
1mL
2mL
1mL
2
淀粉酶溶液
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