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科学探究:根据对细胞整体与局部的认识,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生命观念: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评价目标
1.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最终形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的概念。
2.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难点: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
1.利用好教材中的科学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强化实验结果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基于事实归纳概括形成概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对全章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
3.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多莉”羊吧!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习并且熟知了它,它可是一只明星羊啊!因为它是第一只通过克隆的方式出生的羊。下面,大家再来看一下它的出生过程并思考一下它长得像谁呢?
【生】看课件内容,并思考讨论。
【生】回答问题:长得像绵羊甲。
【师】请大家考虑为什么?
【生】因为绵羊甲给它提供了细胞核。
【师】总结:细胞核控制绵羊性状。
探究一、细胞核的功能
【师】先请学生阅读课本P54的“思考·讨论”的资料1: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实验,并考虑以下问题:
(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体色?
(2)由此你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什么控制的?为什么?
【生】合作交流,小组自由发言。
【师】点评学生的回答,针对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强调。
【师】请学生阅读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分隔后蝾螈受精卵的两半有什么不同?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怎样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这个问题?根据结果归纳总结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整个实验最突出的实验设计思想是什么?怎么设置对照的,围绕什么而对照?
【生】合作交流,小组自由发言。
【师】点评学生的回答,针对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强调。
【师】请学生阅读资料3: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并提出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2)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
【生】合作交流,小组自由发言。
【师】点评学生的回答,针对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强调。
【师】请学生阅读资料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并提出以下问题:
(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为什么?要证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需再怎样设计实验?
(2)根据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生】合作交流,小组自由发言。
【师】点评学生的回答,针对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强调。
【师】总结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师】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由细胞核的结构决定的(引出对细胞核结构的学习)。
探究二、细胞核的结构
【师】大家来看下课本P56内容,并观察“图3-10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
【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师】教师提问:核膜与细胞膜有什么不同?
【生】核膜是双层膜,而细胞膜是单层膜,除此之外,核膜上有核孔,而细胞膜上没有。
【师】大家还记得细胞膜的功能吗?
【生】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师】类似的,核膜的功能就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至于核内要不断地与核外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不是核膜的主要功能。因为核膜上有核孔,是内外两层生物膜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主要是大分子进出的通道,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其实核膜和核孔很像我们的蚊帐,既能把床内和床外分隔开,阻挡蚊子等的侵袭,蚊帐上的小孔又能实现空气的流通。
【师】代谢越旺盛的细胞需要交换的物质和信息越多,为适应这一功能,所以核孔的数目就越多。以此,请大家思考:口腔上皮细胞和胰岛细胞哪个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多呢?
【生】胰岛细胞能分泌激素,代谢旺盛;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由于细胞代谢越旺盛,核孔数目越多,因此胰岛细胞的核孔数目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