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能够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科学思维:能够识图并辨认动植物细胞和各种细胞器。
3.科学思维: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科学探究: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评价目标
1.通过对不同细胞器简图的绘制和结构功能的描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通过让学生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细胞器之间的异同点。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教学方法
1.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抽象,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课件展示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变抽象为直观。
2.通过动画、学生小组讨论、描述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3.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C919于2008年11月立项,是国产中程干线客机,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C919的成功首飞在技术、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很大积极意义。
探究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细胞结构及分离细胞器的方法,了解细胞骨架的组成和作用。
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分析,理解差速离心法的过程及原理,教师通过PPT展示细胞骨架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增强学生对差速离心法的认识。)
2.通过显微观察,学生已经看到了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请学生再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来的思考题:
(1)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
(2)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3)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吗?
3.教师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模式图: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线粒体由哪几部分构成?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与功能是怎样相适应的?为什么成人的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教师展示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叶绿体由哪几部分构成?它的基粒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与功能是怎样相适应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吗?
完成下表: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
项目
线粒体
叶绿体
结构模式图
增大膜面积方式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由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生理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酶的种类和分布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分布于内膜和基质中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
相同点
①均具有双层膜;②都含有少量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③都能产生ATP,与能量转换有关
4.教师继续展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的结构模式图: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它们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功能?
教师分别播放动植物细胞亚细微结构模式图(见课本P48~49图3-6),简要介绍其他细胞器。
(设计意图:①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观看、比较、讨论,从而加深对细胞内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理解和掌握。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网络。为完成后面的图表做充分的准备。)
细胞器
功能
内质网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高尔基体
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溶酶体
“消化车间”“酶仓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液泡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
核糖体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中心体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设计意图:①通过完成学案表格,比较并总结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5.重点突破
(1)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RNA,能独立地进行基因表达合成部分蛋白质,但其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转移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因此二者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2)内质网有两类:粗面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光面内质网与糖类、脂质(如某些激素)的合成有关。
(3)动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是各种膜成分相互转化的“枢纽”。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与花和果实的颜色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叶绿素等,与光合作用有关。
(5)溶酶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