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教案1.docx
文件大小:141.97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7.86千字
文档摘要

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能够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科学思维:能够识图并辨认动植物细胞和各种细胞器。

3.科学思维: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科学探究: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评价目标

1.通过对不同细胞器简图的绘制和结构功能的描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通过让学生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细胞器之间的异同点。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教学方法

1.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抽象,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课件展示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变抽象为直观。

2.通过动画、学生小组讨论、描述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3.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放映我国研制的C919飞机生产、装配、试飞专题片——一架飞机的研制需要不同部门的分工与合作。提出问题:

(1)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个部门,C919飞机还能研制成功吗?

(2)细胞中是否也具有多种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也存在类似的分工与合作吗?

【生】思考、讨论、作答。

【师】总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各种细胞器分别有何结构和功能?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呢?

探究新知

探究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师】请学生阅读课本P48~49文本,并查看图示“图3-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

【生】阅读、观察、讨论。完成填表并做展示。

【师】利用PPT展示线粒体图示。线粒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

【生】线粒体由外膜、内膜、基质等构成,内膜内突形成嵴,膜面积很大。

【师】线粒体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与功能是怎么样相适应的?为什么成人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生】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人心肌细胞需能多,故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师】利用PPT展示叶绿体图示。叶绿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功能?

【生】叶绿体由外膜、内膜、基粒、基质构成,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利用PPT展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图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功能?

【生】内质网是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师】利用PPT展示核糖体、液泡、溶酶体、中心体图示,简要介绍。并让学生再回顾教材,为扮演和讲解某种细胞器做准备。

【生】认真地阅读和总结自己所要扮演的细胞器的知识,同时要注意观察教材上的图示。

【生】各由一名学生扮演和讲解一种细胞器。(注意:组内选一声音洪亮的同学上来,不仅要在挂图上指出所扮演的细胞器,还要向全班同学讲解这个细胞器的分布、形状、结构以及功能。同时,还要回答老师的提问,组内的其他同学可以帮他补充。)

【师】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适当地补充和提问。有意识地强调双层膜、单层膜以及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分类,强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分布的差异,强调各个细胞器的功能。并完成学案上的[合作探究]。

【生】填表、交流并相互补充。

探究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师】通过动画已经了解了一件优质的产品必须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才能生产出来,下面我们以分泌蛋白为例来学习细胞内的细胞器是怎样相互配合的。

【师】请学生阅读课本P51文本和“思考·讨论”,思考其讨论题。

(1)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2)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里提供?

【生】学生阅读课本P51文本和“思考·讨论”,思考其讨论题。

【师】请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请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

【生】展示问题答案。

【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分泌蛋白的图解,并对该过程进一步讲解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