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2.docx
文件大小:638.58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8.7千字
文档摘要

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章知识对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及各自的作用,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这些生物分子固然重要,但只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将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本章不仅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而且把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细胞,探讨组成细胞的各个组分是怎样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的生命活动是怎样通过各组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因此,本章对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6岁左右,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是细胞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细胞器种类多,微观而抽象,给学生的学习与识图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以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引导学生多观察、识图、比较。还可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一学生已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为本课教学提供了认知基础。高一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以问题引发兴趣,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高峰。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功能和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2)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分析细胞中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主要的考查热点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结合曲线图、柱状图等对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第二,结合细胞图考查动植物细胞的异同比较,各种细胞器的名称、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各种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三,结合显微镜的使用和装片的制作,考查叶绿体的形态、分布和细胞质的流动等基本要点。除了对知识方面的学习,还要加强对文字信息、模型图等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本章三节内容建议4课时完成。

第1节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两部分内容。通过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使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再结合相关的实验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推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最后通过分析资料,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第2节首先介绍了各种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将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进行综合,通过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例得出细胞器之间是协调配合的;与此同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也紧密联系。本节可通过课外模型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生物建模的能力。

第3节的主要内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本节的教学可采用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教师课堂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从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角度,阐释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所具有的功能。

2.科学思维:分析细胞膜组成成分与结构的关系,说明细胞膜结构的物质基础,概述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3.生命观念:分析对细胞膜成分与结构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结合下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评价目标

1.通过对流动镶嵌模型图形的认识和各结构功能的描述,诊断学生的掌握情况。

2.根据文字描述和图示判断细胞膜的功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细胞膜的功能。

2.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与其组成成分的内在联系

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教学方法

1.细胞膜的功能可借助学案、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小组探究等方式学习。

2.模型法:教师自制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模型,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分析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蛋白质与磷脂的组合方式,并动手制作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了解模型构建的过程,也让他们置身其中探索奥妙,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3.本节内容较抽象,且有一定的逻辑性。故需要运用一些动态化的课件、Flash等技术手段进行突破性阐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模型,学案等。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