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跟着课文学写作-四步六点式-2025年语文中考作文指导(全国通用).docx
文件大小:33.2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3.17千字
文档摘要

1.跟着课文学写作——四步六点式

【课文解读】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经典散文,其结构严谨,构思清晰,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

文章以“紫藤萝”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悟花”的顺序行文。全文行文思路可大致梳理如下:

总的来说,行文结构遵循自古以来创作的基本规律“启——承——转——合”。

启:首段独句成段,“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

承:承接上文,作者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引起,从正面和侧面细致描写紫藤萝花的引人注目和眩人眼目,交代了它之所以吸引作者,引作者止步沉思的原因。

转:由眼前花联想到“十多年前家门我”的“一大株紫藤萝”,并在虚实对比中产生对“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着力突出了自己的感悟,彰显了文章的中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合:照应题目和开头,用“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收束全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如果进一步剖析文章写作的思路,我们还可以从中概括出六个写作的“点”:

1.“点”。即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开篇点题,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嵌入文章的开头,并交代写作的基本情感,为全文叙述奠定情感基调。

写作时,可以概括表达的需要,以情带“点”,也可以以“点”带情。《紫藤萝瀑布》显然是先情后“点”的。且“点”与后面的“因”融合在了一起。

2.“因”与“行”。承接上文所写之“情”,交代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推动自己有进一步的行为——展开叙述。

《紫藤萝瀑布》就是承接上文“不由停住了脚步”,在第二段交代了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由此推动产生了“行”——从整体到局部,依次对花瀑、花穗、花朵进行了观察和描写,突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并进一步联想“十多年前家门我”的“一大株紫藤萝”,在虚实对比中,使文章的结构实现转折。

3.“果”与“悟”。即简洁叙述自己的“行”为产生的结“果”,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悟”,点明文章的主旨。《紫藤萝瀑布》即在对花的感悟中对“生死谜,手足情”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推动文章深入。

这两个点有时候是分开来写的,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但有时候这两个点也是融合在一起的,无所谓先后。

4.“升”。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照应题目和开头,并升华文章的主旨。这一点有时候独立成段,以抒情和议论彰显主旨。有时候,也可能会与“悟”融合在一起。《紫藤萝瀑布》的最后一段“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含蓄地表达了情感的升华。

【习作呈现】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时候,生活是一间没有出口的囚笼,我们困在里面,不知所措,但是总有一天会自己找到出路,冲破束缚自己的囚笼,向更美好的生活迈去。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标杆作文

点评

这,是我的节奏

①如果你是一位穿越时空而来的古人,那么你一定会有这样一个鲜明的感觉:这个世界真快。

②是呀,你看:长途高铁,朝发而夕至;隔日航班,天南到地北。从前的“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成为历史;“快”,已成为社会的标签。于是,路边四季轮回的花草,再美也无暇观赏了;而窗外的一隅,更加无人在意……脚步匆匆,成为大家的共识。

③可是,对雨——特别是春雨,对诗——特别是唐诗情有独钟的我,却依然想在匆匆的人海中,逆流而“静”。这天,是周末,我习惯性地早起,打开窗,竟是最喜的春雨绵绵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就是这般的意境?

④带上几许欣喜,“慢”跑着来到每天清晨都要光顾的公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斜风”吹着“细雨”,细密地淋在脸上,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种湿湿的滋润莫名地让人感到畅快:空气中弥漫着泥土隐隐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丝丝绵绵的春雨从嫩娕绿的绿树枝花叶间,落到地上的丛草上,还有极少的“闲花落地”,点缀其中;你听,还有早起的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

⑤“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人流满通衢。继续慢跑在公园的花径上——四月樱花盛开,树间行人来往,路上花瓣满地,花径自然形成——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声势喧嚣,享受着悠然自得的节奏,回味着美妙的诗词佳句……感觉时光也放慢了她的脚步,内心里更是宁静而专注。

⑥“一日之计在于晨”。带着从公园归来的轻松节奏,投入到一天的学习读书中去,满满的都是高效率,感觉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⑦这个时代的步伐,当然不会因为我而放慢它的节奏;然而,生命中,应该不是只有一种旅程。希望,让快一点的再快一点;而应该慢一点的的,也应该放慢一点。演绎着自己的节奏,上演自己更喜爱的未来。我愿在未来成长路上,不随波逐流,成为更独特的自己!

启:“鲜明的感觉”点题。

承:“社会的标签”,既有现象,又暗示原因。

转:宕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