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色彩的渐变(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1).docx
文件大小:16.44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1.39千字
文档摘要

《色彩的渐变》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色彩的渐变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六课

版本

人教版

册别

第八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学生已掌握基础色彩知识(如三原色、明度)。本课通过探究色彩渐变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明度与色相变化,并运用渐变技法创作风景画,为后续学习色彩构成、色调搭配奠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色彩有初步感知,但缺乏对渐变原理的系统认知,需通过实验观察、实践操作强化理解。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实验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法。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色彩渐变动画、生活实例图片)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理解色彩渐变的原理,掌握明度渐变调色方法。

2.运用渐变技法创作风景画,体现画面层次与韵律。

3.感悟渐变在自然与艺术中的美感,激发创新思维。

1.评价学生对色彩与情感联系的理解(他评+师评)。

2.评价探究学习过程(自评+互评+师评)

3.评价学习成果(自评+互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明度渐变调色方法,理解色彩渐变规律。

学习难点:运用渐变技法创作有层次感的风景画。

1.开展合作探究。

2.开展学科实践。

(按“五步”探究思路组织学生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5分钟)

1.教师演示红→黄、蓝→绿颜色水混合实验,学生观察色彩渐变现象。

2.提问:“生活中哪些场景有色彩渐变?”引导学生举例(如日出、彩虹)

通过实验直观呈现渐变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生活经验。

二、探究新知

(10分钟)

1.课件展示自然与艺术中的渐变案例(如晚霞、梵高《星月夜》)。

2.分析明度渐变(深→浅)与色相渐变(红→紫)的调色技巧,总结规律:“加白变浅,加黑变深”。

结合视觉素材深化理论认知,总结调色规律,为创作奠定基础。

三、课堂练习(16分钟)

1.任务:以“海洋/森林”为主题,用水粉完成一幅明度渐变风景画。

2.教师示范天空渐变画法,学生分步骤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主题创作强化技能应用,分步骤练习降低难度,提升完成度。

四、展示评价(5分钟)

作品展示:1.学生作品展示,自述渐变技法运用。

2.互评重点:渐变过渡是否自然、画面是否体现层次感。

通过展示与评价提升表达能力,强化对渐变效果的分析能力。

五、课堂小结

(2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包括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常见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对比和调和的方法。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呀?”

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开展自评和互评。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提问让学生回答,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六、拓展延伸

(2分钟)

1.总结渐变在艺术与生活中的作用(如海报设计、服装搭配)。

2.布置作业:观察家中或社区的渐变现象,拍照记录。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延伸课堂知识至实际生活。

5.板书设计

第六课色彩的渐变

1.渐变类型:明度渐变(深→浅)、色相渐变(红→紫)

2.调色口诀:加白变浅,加黑变深

3.创作要点:过渡自然、层次分明

6.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