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群文阅读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文件大小:7.81 MB
总页数:6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作者: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市,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塞主要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录和文艺评论发表。

1919年迁居瑞士;

1923年46岁入瑞士籍。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作者介绍——王佐良;;;;;;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使得黑塞深深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在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王佐良先生需要博览群书。本文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读书:目的和前提;;用思维导图梳理两篇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大英博物馆图书馆;4.用思维导图梳理两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学习任务】两篇文章都描述了作者的阅读经历和乐趣,请根据文本内容梳理一下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和读书的感受与思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