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局部模块三专题九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思想
与文学艺术的进展历程
(限时45分钟,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25年7月30日至10月7日,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右图是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上介绍和图片说明()
东汉时的造纸技术有了肯定的进步
东汉时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C.东汉时穷人享有更多的受教育的时机
D.东汉时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以麻为主要原料”“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可知造纸技术有了进步。造纸术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故B错误;“东汉书信纸”仅表达了当时造纸水平,表达不出社会状况,故C未被表达;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D是错误的。
答案:A
2.(精选考题·石家庄模拟)、国务院精选考题年1月11日上午在北京盛大进展国家科学技术嘉奖大会。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说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 )
地理争论C.迷信活动
天文观测D.航海活动
解析:由材料中的“舟师识地理??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一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
航海活动。
答案:D
3.(精选考题·全国卷Ⅰ)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谈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行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宋代活字印刷开头普及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治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急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治理
解析:此题考察中国古代印刷术的进展,表达了精选考题年《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的命题思想。欧阳修上疏主要是提出了雕印文集流传不利于北宋政府的掌握治理。雕版印刷术消灭于隋唐时期,在北宋得到进展,它促使了文化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变化,从而影响到政府治理。题干材料内容不能反映出A项;B项书籍出版在当时没有受到政府的有效治理是欧阳修上疏的缘由;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合。
答案:D
4.(精选考题·南宁模拟)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治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谷、陈粮分开,而且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格外清楚。他的这些才智最可能记载于( )
《石氏星表》C.《齐民要术》
《九章算术》D.《黄帝内经》
解析:《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答案:B
我国西南大旱,牵动全国全部同胞的心,近日艺人也都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冯小刚夫妇、张国立夫妇、陈道明夫妇等联合发起捐款建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20万人民币,共100万元。这直接表达了我国先贤的一个思想是( )
无为而治的思想C.人之性恶的思想
仁者爱人的思想D.天人感应的思想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力量。包括冯小刚夫妇、张国立夫妇、陈道明夫妇等
艺人在内的中国人无私献出自己的爱心,直接表达了孔子“仁”的思想。
答案:B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争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特长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特长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表达了一种“知足常
乐”的潇洒。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老子“清净无为”的道家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力量。“知足常乐”即不过多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
不做无谓的攀比,形象的表现就是剧中人老大的幸福观,“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特长比,
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特长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这和老子“清净无为”的道家思想特征最为相像。与C、D两项的特点相去甚远。A项是重民的思想,干扰性最大,但与材料中的意思关系不大。
答案:B
7.(精选考题·太原模拟)精选考题年是孔子诞辰2561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设计推出高
2.561m的铸铜贴金孔子雕像,辅以由39句《论语》经典名句设计的文字浮雕墙,以“孔
子厚德仁爱的文化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了展现内涵。下面四句话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开篇序语的是( )
A.“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C.“君子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