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奶茶也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在新疆,无论是天山北麓的辽阔草原,还是南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每个阿吾勒的毡房和乡村小镇的农舍,都散发着奶茶的浓香。在当地有“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里冬季寒冷,夏季干热,牧区和高寒农区肉食较多,蔬菜很少,奶茶可帮消化,可驱寒、解渴。第27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土家族的擂茶擂茶,又名三生汤,也称打油茶,三生是指生茶叶、生姜、生米仁三种生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不过,擂茶有几种,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芝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为吃擂茶而特制的瓷器)擂成粉末后,加上捣碎的熟花生、芝麻后加上一点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芝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第28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9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回族的盖碗茶(刮碗子茶)回族饮茶,方式多样,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喝刮碗子茶。刮碗子茶用的茶具,俗称三件套。它有茶碗、碗盖和碗托或盘组成。茶碗盛茶,碗盖保香,碗托防烫。喝茶时,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并用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这样一则可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刮碗子茶的名称也由此而生。
刮碗子茶用的多为普通炒青绿茶,冲泡茶时,除茶碗中放茶外,还放有冰糖与多种干果,诸如苹果干、葡萄干、柿饼、桃干、红枣、桂圆干、枸杞子等,有的还要加上白菊花、芝麻之类,通常多达八种,故也美名其曰:八宝茶。由于刮碗子茶中食品种类较多,加之各种配料在茶汤中的浸出速度不同,因此,每次续水后喝起来的滋味是不很一样的。第30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回族八宝茶茶艺用茶、冰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八种原料泡制,俗称“八宝茶”。第31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蒙古族咸奶茶是一种茶、牛羊奶、盐巴一道煮沸而成的咸奶茶。制作咸奶茶:应先把砖茶打碎,并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公斤。至水沸腾时,放上捣碎的砖茶约25克。再沸腾3-5分钟后,掺入牛奶,用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少顷,按需加适量盐巴。等整锅里茶水开始沸腾时,就算把咸奶茶煮好了。蒙古族人民认为,只有器、茶、奶、盐、温五者相互协调,才能煮出咸甜相宜、美味可口的咸奶茶。第32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3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章茶的起源与传播关于中外饮茶习俗第1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为万病之药第2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汉族的清饮
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喝茶和吃茶之分;古人饮茶重在“品”;近代饮茶多为“喝”;至于“吃”,则为数不多,区域不广。
品:重在意境,以鉴别茶叶香气、滋味和欣赏茶汤、茶姿为目的,自娱自乐者,称之为“品”。凡品茶者,要细品缓啜,“三口方知真味,三番才能动心”。
喝:若以清凉解渴为目的,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者,称之为“喝”。
吃:倘若连茶带水一起咀嚼咽下,称之为“吃”。第3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杭州品龙井潮汕啜乌龙成都盖碗茶北京的大碗茶闽台婚俗中的“茶礼”汉族的清饮第4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北京的大碗茶喝大碗茶的风尚,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尤其早年北京的大碗茶,更是名闻迩遐。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这种清茶一碗,随便饮喝,无须做作的喝茶方式,虽然比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自然受到人们的称道。即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天,大碗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第5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成都盖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