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2
PAGE
PAGE1
萍乡傩文化和傩面具综述
目录
TOC\o1-3\h\u22278萍乡傩文化和傩面具综述 1
19870第一章萍乡傩文化 1
241591.1傩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
142561.2萍乡傩的背景 1
34351.3萍乡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
66281.4萍乡傩文化的发展面貌 2
29548第二章萍乡傩面具 2
128412.1傩面具的雕刻技艺 3
315912.2傩面具的分类 4
63942.3傩面具的造型特征与作用 4
305402.4傩面具的年代考证 4
第一章萍乡傩文化
1.1傩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在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玉石器上的神秘图腾纹饰有其踪影。
傩文化是一种起源于巫的文化,它是古代巫师以舞蹈面具驱鬼纳福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括傩面具、傩舞以及傩庙等组成一个整体。
傩文化包融了道、释、儒、巫多种宗教的思想体系,各教别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神祗、历史人物、征战英雄和民间故事中的传说人物,形成了一个“集千神于一庙,融众教为以傩”的庞大傩神阵营。
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傩从萌芽的驱鬼逐疫,发展到镇恶、扫邪、治病、求子、祈福、祈寿、纳吉等等。在发展过程中,其包融的文化元素和表现方式也越来越广,逐渐由酬神演变到娱人,涉足于文化领域,由宗教形态演化成“俗文化”形态,涉足于社会生活领域。
1.2萍乡傩的背景
萍乡地处吴头楚尾,位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的三苗蚩尤部落发源地的湘赣边区,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存在着保有蚩尤文化因素的傩舞和牛角人面的傩面(头上长角,阔口獠牙,凶猛异常,有人说这是“盘古”,又有人叫它“开山”)。
也正是由于萍乡地理位置偏僻,如今,萍乡还传承石傩面的雕刻技艺,萍乡市傩文物博物馆有巨型傩面石雕。该石傩面高1.2米,重达300公斤,是萍乡市目前所雕傩面具中最大、最重的。
1.3萍乡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在对萍乡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上,人们一代一代地将技艺传承下去,因此,萍乡傩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即使在动荡时期人们也不断将其传承保护下来,在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萍乡傩文化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到现在为止萍乡巿在继承和发展傩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小的成果,在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全国顶尖水准,在对具有本土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颇具特色。
叶楚豪,文侃.傩文化在江西萍乡的传承和保护[J].萍乡学院学报,2017年2月
1.4萍乡傩文化的发展面貌
萍乡傩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傩仪。萍乡傩分布在全市湘东、上栗、芦溪各地,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其中湘东区麻山镇、排上镇、荷尧镇傩风尤盛。傩面具、傩舞、傩庙被公认为是萍乡傩文化的“三宝”,而这里的傩面具因极富特色成为萍乡傩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萍乡傩历史悠久,是萍乡地区一大文化特色。然而,自清末以后,已经逐步走向衰落,至今萍乡傩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已经面临濒危状况,主要原因有:
傩面具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内容多,大多数人因此放弃,已经是后继乏人了。
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传统手工雕刻技艺青黄不接。
各地傩面具雕刻多遵画谱,但大都画谱一般都毁于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在全国几乎没有完整的书集。萍乡虽然今仅存一部较为完整的画谱,由于时代久远,所存的画谱也已经损毁严重。
如今,萍乡傩雕艺人在继承古老雕刻技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创造。傩雕艺人近年来为石洞口傩庙雕刻了萍乡傩主神唐、葛、周的巨型面具,这三尊面具高为113公分,宽为87公分,费时两年时间才雕刻完成,堪称国内当前香樟木雕刻的超大型傩面具。
第二章萍乡傩面具
傩面具,烙下了历史时代特征,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面具大概起源于最初的原始祭祀,在中原地区出土的殷商青铜器里能够见到青铜面具,其中一些可以佩带。傩面具,古时“欺头”,欺头形状最初为兽像。《后汉书·礼仪志》中所谓“同作方相与十二兽舞”,实际上就是拟兽舞。因此,在萍乡保存下来的十二兽神古傩面具可能是傩面具的起源,傩面具发展到唐、宋时期则为人面形,到了宋代傩面具雕刻的种类至少达到八百种之多,傩面具的雕刻技艺在这个时期已经趋于成熟,雕刻艺人能够赖其技艺挣钱生存。
萍乡傩面具历代传承,遗存数量较大。据说原有四千多只,现存五百多只。傩面具遗存数量虽多,但傩面具制作时间的上限难以确切判定,所以一般认为从宋、元起至民国时期都有。
萍乡傩的起源因有楚巫文化的历史背景,应该有悠久的传承。现从可考证的文物,北宋大平兴国年间萍乡傩神将军庙,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2.1傩面具的雕刻技艺
萍乡傩面具的雕刻是一种手工技艺,其水平体现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术。在傩文化的研究中,对这种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