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04 诗歌鉴赏(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64.8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3.9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2

专题04诗歌鉴赏

1.(23-24七年级下·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诗句中两个“笼”将水边夜色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浪漫神秘的气氛。

B.第二诗句中“夜泊秦淮”是近酒家的原因,又点出了上一句景色的时间、地点。

C.第三诗句中“不知”表面上斥责商女,实则是为“商女”开脱,矛头指向权贵。

D.第四诗句中“犹唱”二字上溯历史,下照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答案】A

【分析】这是一首即景感怀的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A.有误,首句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BCD.正确。故选:A。

2.(23-24七年级下·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题榴花①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②青苔落绛英。

[注释]①此诗题于张十一旅舍。作者作此诗时张十一和他都被贬谪,诗人有感而作此诗。②颠倒:回旋翻转,多指心神纷乱。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理解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描写了五月石榴花开的繁茂烂漫、耀眼夺目的景象。

B.第二句描写了作者抬头忽见石榴果时内心充满的愉悦之情。

C.第三句写石榴生在偏僻地,侧面表现石榴孤高自傲的品性。

D.最后一句诗人借石榴花表达自己与友人都无人赏识的不满。

【答案】C

【分析】《题榴花》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开头两句点明时令,勾画出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后两句点明地点,表明石榴花无人游赏以致美景寂然零落,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全诗描述景致清新自然,并在描摹客观景物中寄寓着人生哲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错在“侧面描写出石榴孤高自傲的品性”,原文意思“可惜此地没有达官贵人乘车马来欣赏”没有表现出“石榴孤高自傲的品性”。故选:C。

3.(23-24七年级下·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夜深人静,诗人独自登上江楼思绪茫茫。

B.第二句写登楼所见,一片澄明清丽的景象。

C.第三句写作者翘首等待相约同来赏月的朋友到来。

D.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慨。

【答案】C

【分析】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抒写了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前二句写诗人夜登江楼,所见只有江天月色。后二句由今思昔,写出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同来望月人何处”诗意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意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作者翘首等待相约同来赏月的朋友到来”错。故选:C。

4.(223-24七年级下·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期末)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A.第一句写午睡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诗人躺在竹席上,倍感清凉。

B.第二句写院外环境:窗外石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欣赏到它的明艳与活力。

C.第三句刻画中午时分的怡人景色:庭院深深,绿阴遍地,凉意沁人,令人沉醉。

D.第四句写诗人午睡情景,本在恬静舒适的梦境却被流莺的叫声惊醒,令人烦躁。

【答案】D

【分析】《夏意》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第四句写诗人午睡情景,本在恬静舒适的梦境却被流莺的叫声惊醒,令人喜悦。故选:D。

5.(23-24七年级下·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舟中读元九诗①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的赴任途中。元九,指元稹,白居易好友,其时被贬通州司马。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诗人在旅途之中展读好友的诗篇,流露出对好友的思念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