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关爱幸福缺失者.ppt
文件大小:4.3 M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1.35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关爱幸福缺失者第1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他/她应该想我们一样有幸福的家庭第2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她本应该在学校里好好的学习第3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她/他们应该无忧无虑的生活着第4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但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孤儿第5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幸福缺失者孤儿定义: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孤儿是指不满14周岁,丧失父母的儿童、婴幼儿。国家、社会和公民对孤儿的救助有多种方式,如对孤儿上学进行资助,助养孤儿、收养孤儿和向社会福利机构捐赠款物等。第6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孤儿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成绩较差。因家庭的特殊背景,孤儿缺少家庭应有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孤儿不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导致孤儿学生的成绩普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行为习惯不好。多数孤儿没有来自家庭的良好教育,他们的言行无人过问,无拘无束。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道德规范欠佳。对于一个人来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的成长尤为重要,但是孤儿的生活环境却阻碍了他们吸收健康的养分,他们中有不讲礼貌、爱说谎、偷东西、打架、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性格心理失衡。孤儿的性格心理等因缺乏父母的交流和沟通,他们在心理和性格方面都不同程度有逆反、病态和畸形现象,他们对人生疏冷漠,不愿融入集体,不关心和帮助他人。安全隐患凸显。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一部分孩子我行我素,自私任性,一旦教育不慎,就会成为受伤害的对象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7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孤儿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原因研究表明,在初中阶段,孤儿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原因有:孤独心理。由于家庭的变故,使孩子一下子变成了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孤儿。面对父母去世的打击,他们感情的天平失去了平衡,心理失去了光明,这种急剧的变化的感情落差,使他们“怕”事,孤独寡言。学习有困难不敢问,生活有困难不敢讲,有了缺点不敢承认。他们性格由快乐变得沉默、内向。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在孤儿学生中比较普遍,这种情感体验不仅是由于“感情落差”造成的,还由于他们自身暗暗与有父母的孩子“相比”而逐渐加深。当看到有父母的孩子有新衣穿、有好吃的食品、向父母撒娇时,他们因羡慕而忌妒;尤其是他们讲述父母不幸去逝,回忆自己成长的历史时,更是泣不成声。他们会由消沉变“破罐破摔”,对一切都无所谓,表现感情淡化,面色严肃而冷淡。第8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何关爱孤儿作为一个幸福家庭的孩子,看到这些不幸的画面,难道我们应该袖手旁观嘛?不不!我们应该伸出我们的援手去关爱关心他们,并且给予他们尊重和关心。第9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