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军校理技融合类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docx
文件大小:41.0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3.7千字
文档摘要

军校理技融合类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

郭金林,彭娟,何玉诚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党组颁发《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协同效应,聚力育人。至此,全国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

本文以“武器装备系统概论”课程为对象,研究挖掘军校理技融合类课程思政元素,开展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设计工作,为军校其他理技融合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各大高校持续升温。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与课程专业内容有机融合,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截至2022年4月,笔者简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学术期刊论文14303篇,2017—2021年历年发表文章数量如图1所示。可见课程思政研究的热度逐年急剧攀升,几乎囊括各学科的所有课程类型。

图12017—2021年发表期刊论文数目(以“课程思政”为主题检索)

在上述结果中,以“武器装备”及“军事装备”为主题词进行检索,高度相关的论文共6篇。邓鹏等提出要从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等五个方面挖掘装备类课程思政元素[1]。尹建平等探索结合中北大学国防兵器学科专业优势,将学校的核心办学文化、校训育人文化、军工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增强学生“军工报国、科技强国”的意识和情怀[2]。崔平等以弹药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分析了装备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3]。胡霞[4]、魏昱[5]、程东升[6]等分别以军校“导弹武器系统概论”“电子对抗装备原理与运用”及“雷达装备”课程为例研究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分析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探索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策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武器装备系统概论”课程是教研组长期精心建设的典型军校理技融合类课程,现为国防科技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军队优质课程,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非线下)。

“武器装备系统概论”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典型武器装备基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了解武器装备的形态和类型、战术技术性能,理解典型作战样式中武器装备的运用原则与方法[8]。课程属于学校军事普及类的公共课程及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具有较广泛的受众基础。近年来,线上线下选课人数年均超过400,累计人数超过1万。

课程总体按照概述、技术原理、装备体系与典型装备和作战运用四个环节进行各型装备的课程内容设计:(1)概述,概述装备发展历程、概念、作用、分类;(2)技术原理,介绍装备攻、防、机动的技术原理;(3)装备体系与典型装备,介绍装备功能及性能;(4)作战运用,包括运作原则、方式、优势及缺点。

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内容设计的基础上,同时针对军校学员培养目标,教研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内容融合设计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内容融合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上指出,“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建设一支掌握先进装备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武器装备发展历程及典型装备介绍中,结合相关知识点,展示和介绍了近年来我国频频亮相的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如“山东”号航母、“055”型驱逐舰、歼-20战斗机、东风-31导弹、99式坦克,等等,以此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大力坚定学员的“四个自信”,增强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的决心,树立敢打仗、打胜仗的信心,激励学生矢志强军兴国。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家应该具有家国情怀,胸怀国家和民族。在武器装备发展历程及典型装备介绍中,讲述我国武器装备研发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如在讲授枪炮知识时,介绍兵器制造专家吴运铎为研制枪弹,四次负重伤,浑身上下有200多处炸伤,4根手指被炸断,左眼被炸瞎,一条腿被炸断,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讲授导弹学校“背心院士”高伯龙废寝忘食研制激光陀螺,让中国成为继美、法、俄之后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的故事;在讲授我国导弹发展历程时,介绍钱学森的伟大事迹;在讲授航母舰载机起降原理时,介绍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罗阳忘我工作、因公殉职,舰载机飞行员张超“人民英雄”的事迹……增强教学效果。

系统思维是一种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系统思维的核心要求是掌握用整体的、关联的和动态的方法看问题的能力。教研组将培养学员的系统思维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