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课前预习】
1.梳理情节(分层)
2.分析形象特征(人、虫)
3.探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原因和隐喻
4、变成甲虫后别人的态度
5.本文艺术特色(叙事特色)
6.与《促织》比较
;;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犹太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3年开始创作小说,其作品运用的是象征式手法,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强。作品: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变形记》,长篇小说《审判》《城堡》《美国》等。
风格:善于运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对儿子粗暴而专制。卡夫卡一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中。他对于儿子的兴趣无法给予哪怕一丁点儿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关于万能的、神一样的父亲以及关于罪恶感的题材都经常有所表现,体现了卡夫卡矛盾的审父心理。
长大后的他,才华横溢,却写了很多消极的故事;
三次订婚,三次退婚,爱过很多姑娘,却终身未婚。
他做过15年的保险员,因为对工人深深的同情,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民用安全帽。
对卡夫卡来说,上班为了生存,写作为了生命。白天他是上班族,夜晚他是小说家。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因肺病无法吞咽食物而在饥饿中死去,结束了他短暂的41年的人生。
;卡夫卡的金句;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现代派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卓别林《摩登时代》;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概括节选课文故事情节:
格里高尔是个旅行推销员。一天早晨,他从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公司协理为他没上班找上门来,父母和妹妹也急来询问情由,都见状大骇,父亲把他赶回卧室。;小说共包括三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中的前一部分。;【梳理课文情节】;课文结构;变成甲虫;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非人的“异类”——甲虫?
提示:不妨从格里高尔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找到一些线索:(4-6段);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非人的“异类”——甲虫?;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为甲虫?;;公司协理
母亲
父亲
;格里高尔
的变化;变形前;双线交织;格里高尔家人的表现与形象特点总结:;格里高尔拼命地工作付出;格里高尔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由人的身躯改变成一个巨大的甲虫。在现实社会中,人虽然不会变成一只甲虫,但由于遭遇不幸、压力、打击等,人会丧失自我意识,丧失人性,失去起码的尊严和权利,受到扭曲,异化为非人。所以,作品的深刻性在于尖锐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
格里高尔的家人、公司协理则是精神变形、精神异化,由人到非人。当格里高尔有利用价值时,父母喜欢他,妹妹尊敬他,当他变为一只甲虫后,母亲的态度由牵挂到冷漠,妹妹的态度由关爱到厌弃,父亲更是凶神恶煞,被残酷地抛弃了。连身边至亲之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呢?小说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变得孤独无助、焦虑痛苦甚至丧失了自我,以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因而,《变形记》可看作是一篇关于现代人生存问题的寓言。
;荒诞:①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
②笔法荒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