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生活的实用性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
A.国家性
B.普遍性
C.权威性
D.宗教性
2.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公民和法人
B.国家和政府
C.法律机构和法律组织
D.所有社会组织
3.法律事实是指:
A.产生法律关系的客观现象
B.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
C.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条文
D.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解释
4.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依法治国
C.民主集中制
D.社会主义法治
5.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A.违法行为
B.违法后果
C.违法责任
D.违法主体
6.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民间习惯
7.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系统解释
D.法理解释
8.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监督的主体?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检察机关
C.行政机关
D.社会组织
9.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10.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部门?
A.宪法部门
B.刑法部门
C.民法部门
D.理论法学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
1.法律规范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国家性
B.普遍性
C.权威性
D.自愿性
2.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内容
C.法律关系客体
D.法律关系形式
3.下列哪些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A.法律责任法定
B.法律责任公平
C.法律责任独立
D.法律责任公开
4.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法律渊源?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5.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部门?
A.宪法部门
B.刑法部门
C.民法部门
D.国际法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法律的适用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C.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E.重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结合
2.法律解释的方法主要包括: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系统解释
D.体系解释
E.历史解释
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违法行为
B.违法后果
C.违法责任能力
D.违法责任主观过错
E.违法责任法律依据
4.我国法律渊源的种类有: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E.民间习惯法
5.法律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A.法律权利
B.法律义务
C.法律事实
D.法律行为
E.法律责任
6.法律监督的职能包括:
A.法律实施的监督
B.法律制定的监督
C.法律解释的监督
D.法律宣传的监督
E.法律实施的保障
7.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部门包括:
A.宪法部门
B.刑法部门
C.民法部门
D.行政法部门
E.国际法部门
8.以下哪些属于法律事实的分类?
A.法律行为
B.法律事件
C.法律规范
D.法律关系
E.法律条文
9.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A.法律责任法定
B.法律责任公平
C.法律责任独立
D.法律责任公开
E.法律责任自负
10.法律规范的特征包括:
A.国家性
B.普遍性
C.权威性
D.明确性
E.适应性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应当坚持民主原则。()
2.法律解释具有溯及力,即对过去的行为也适用。()
3.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只有刑事处罚一种。()
4.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5.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两种。()
6.法律监督是国家机关的专有权力。()
7.我国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基础。()
8.法律规范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便于理解和执行。()
9.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官可以不受法律条文限制进行自由裁量。()
10.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解释“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3.列举并简述法律责任的几种主要承担方式。
4.说明法律解释的作用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
5.简要分析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及其特点。
6.阐述法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