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院保洁服务管理与服务疫情期保洁应急预案.docx
文件大小:16.4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1.49千字
文档摘要

医院保洁服务管理与服务疫情期保洁应急预案

常态化疫情防控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面对的问题。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主要战场,流动人员较特殊,人员心理情况较复杂,人员既往活动轨迹较复杂,防范疫情在医疗卫生机构输入和扩散的形势异常严峻。医院保洁队伍是维护医院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的关键。

一、目的

为有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发生,确保员工及病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次如何按照政府指引做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要求。

三、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

(一)防控机制

成立疫控应急小组,明确疫情防控的内部责任机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及各组员的工作职责,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二)员工排查

1.规劝来自或去过疫情重点地区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留在当地暂时不要回到保洁现场上班。

2.员工应提前做好自我隔离,确认没有接触过疫区人员并且身体各方面正常才可选择返岗。

3.返程尽量选择私人交通工具,并且全程佩戴防护口罩,勤洗手和消毒,不聊天,少接触。

4.做好员工分期分批返岗计划。

5.加强返岗人员健康监测工作,每日在项目保洁现场或公司必须进行体温监测,结果记录在《每日员工体温监测记录表》上。如发现有体温37.3℃时,应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并上报处理,同时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

(三)设施物资

1.公司要准备必需的防控物资,例如防护口罩、84消毒液、75%乙醇消毒、测温器等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2.公司要落实在保洁场地和公司内部,设置临时隔离区域,以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

(四)内部管理

1.公司要实施封闭式管理,减少员工与外界接触。工作时间禁止员工外出,禁止外来人员来访。

2.所有进入保洁现场的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否则拒绝进入保洁现场。

3.所有进入保洁现场的人员,必须接受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体温高于37.3℃,不得进入保洁现场。

4.每次上班、下班回公司或回家,都要第一时间进行洗手消毒。

5.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工作场所,人与人之间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距离。

6.保持工作场所、公共区域等清洁卫生,每天消毒致少两次以上。

7.积极配合公司相关人员进行每日三次体温监测(f37.3℃及以下正常,37.3℃为异常)。

8.公司在防控期间,一律严禁外来人员探访。

(五)防护口罩发放及回收

1.防护口罩按照规定每八小时发放更换一次,当出现有沾水或污损等情况下,应及时更换新的。

2.废旧口罩只允许投入贴有“口罩回收”标志的桶内,禁止随意丢弃投入生活垃圾桶内。

3.废旧口罩最后由后勤人员集中收集消毒、焚烧处理。

(六)发现异常情况处理

1.当发现有发热(体温37.3℃)的患者时,应做好记录及隔离,并于第一时向上级报告。

2.将患者情况在内部微信群内通报信息。

3.由联络员向政府卫生防疫部门上报情况,进行沟通处理。

4.做好信息宣传及安抚,及时公开事件处理结果,避免引起恐慌。

(七)疫情期间工作过程防护措施

1.上下班途中的防护

正确佩戴防护有效的口罩,洗手后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2.公共区域的防护

每日须对保洁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3.废弃口罩的处理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