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docx
文件大小:43.5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6.51千字
文档摘要

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李沐喻思思李成

[摘要]以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为例,在分析课程内容特点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从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育人路径、重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解决课程教学目标含混不清、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度不佳、教学方式缺乏优化组合、评价方式单一等教学问题的路径,制订了一套适合高校护理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规律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取得了课程育人效果佳、学生主动学习效果好、课程示范辐射效果强的教学效果,以期为其他院校开展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学;“金课”建设;课程思政

[基金項目]2017年度江西省教学改革课题“‘双惟教育理念下的思政课与护理专业课协同教学模式探究”(JXJG-17-12-17);2021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后疫情时代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中医药类高校应急志愿服务路径研究”(JC21248);2022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系统权变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22YB14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6-0096-04[收稿日期]2022-12-17

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应以新理念引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1]。《护理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素质目标是护理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首要目标。由此可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打造护理专业一流本科课程,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构建高水平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举措。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概述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2学分,32学时),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和必修课程之一,开设于学生入学后第三学年,前期学生已完成公共及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即将进行临床实习。在新形势下,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逐渐出现教学目标含混不清、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度不佳、教学方式缺乏优化组合、评价方式单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课程课题组分阶段、分主题地开展了两个阶段、三个方面的改革工作。

二、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课程目标与定位管理

根据《护理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关于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基于OBE理论确定了“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三维目标:(1)素质目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具有“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及高度的爱伤观念。(2)知识目标。能创造性地对知识进行概括,明确各理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能探索、把握“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最新进展。(3)能力目标。能提出复杂病例的救护方案并施救;能创造性地开展急救知识宣讲。

(二)以“培根—塑形—铸魂”为理念,优化育人路径

1.培根:实现自我意识,以知促行。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课程核心价值,依据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将课程内容统整为初心篇、生命篇和大爱篇三个模块进行教学。(1)初心篇:以介绍课程概论为主。作为课程开篇第一章,本模块结合我国“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和网络视频“ICU里的24小时”等感性材料,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2]。(2)生命篇:以介绍基本救护知识为主。通过对救护过程中的正反面案例进行对比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信念。(3)大爱篇:以介绍基本救护技能为主,并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借助教学软件,做实“课前分享—课中乐享—课后创享”三段式教学,打好教学活动组合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2.塑形:实现实践自觉,以行求知。(1)联合OSCE+min-cex开展计划内实践教学:实践前发布教学病例,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救护方案;实践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学案例中的标准化病人进行评估、判断并施救,论证该方案并最终得出结论;实践后由标准化病人、教师及学生根据min-cex评分表(Cronbachsα0.780)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及评价;此外,针对临床无法有效见习或实操的内容,结合实验空间网站中的虚拟仿真项目进行操作练习[3]。(2)采用三段式志愿服务,开展计划外实践教学:以学生能科普和学生能操作为准则,开展校内志愿者培训;以感受医院真实环境和真实医患关系为目的,开展医院陪诊陪护志愿服务活动;以内化知识和服务他人为目标,开展社区急救知识宣讲活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3.铸魂:实现坚定信仰,知行合一。根据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分层布置学习任务,通过建立任务支架,引导学生从完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