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研究.docx
文件大小:20.91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5.54千字
文档摘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研究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结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成果,这一理论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同时融入绿色生产力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发展与环保双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透视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灯塔,指引我们走向一个既尊重自然规律又促进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当前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学视角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旨在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生成逻辑,剖析与新质生产力深层次关联,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美丽中国的策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质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立足自然、人和社会的协调统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价值的忽视,强调人与自然互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类社会发展视为自然、人与社会三者统一的价值提升过程,以社会发展体现人类发展。[1]

马克思生态观的形成建立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继承之上,古希腊哲学中对自然的思考为马克思提供了一定思想启迪。然而,传统哲学往往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或强调自然的绝对客观性,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过度强调人类主观能动性,使得人类在对待自然时采取了征服与破坏的态度。马克思打破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传统框架,认为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共生共存的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汲取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自然观的精髓,摒弃其不足。黑格尔将其自然观念创新性地融入了辩证法。然而,黑格尔过分强调精神的主导作用,将自然视为人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忽视了自然本身的客观实在性。因此,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倾向,明确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马克思强调自然具有客观性和先在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费尔巴哈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主义倾向,但局限于其强调的直观感知自然的理念,未能深刻揭示人与自然通过实践形成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它们在历史演变中的动态相互作用。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3]人类并非如动植物一般单纯地适应自然,凭借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得以生存,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借助生产实践认知自然、变革自然,甚至掌控自然,从而达成个体发展的目标以及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自然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根基,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自身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在汲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理论精华、反思其局限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进而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资本主义大工业蓬勃发展时期,资本的主导作用深刻影响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进而引发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矛盾。[4]针对这一社会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进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劳动的异化”为切口,多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然而,资本大工业生产模式的兴起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有的和谐,导致双方关系走向对立。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详尽剖析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恶劣生活状况:“原本理应温馨的家园,却变成了工人们不断受到传染病威胁的地方,肺结核、热病和猩红热等疾病不断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同慢性毒药般对工人健康和自然环境进行破坏。由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展开了深入剖析,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资本家受强烈的逐利本性驱使,忽视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实施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全然不顾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私有制产生的竞争机制因过度追求剩余价值,导致整个社会生产陷入了无政府调控的状态。如企业为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将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人们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地组织生产。此外,共产主义社会将消除异化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产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它基于对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运用唯物史观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问题,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的生态观犹如一座理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