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单元教学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究.docx
文件大小:20.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4.81千字
文档摘要

大单元教学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究

摘要: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具备理性的思维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明确大单元教学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整合文本,创设思辨情境;紧扣主题,分解思辨任务;过程评价,促进思辨能力发展等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1]大单元教学围绕真实问题,设计任务情境,从关注单一的课时转变为围绕单元整体进行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系统性的知识整合重构,实现深度教学。本文以大单元教学为载体,探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以期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大单元教学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以大任务为中心,以大情境为引导,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重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大单元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资源具有关联性和统整性。教师可选择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并将其与课内教学内容相整合,加强教学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助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二是由“大任务”统摄,以“大情境”为载体。大任务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解决任务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三是以深度学习为重要特征。这种学习不局限于浅层次的了解,而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强调在“阅读—思辨—表达”融合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阅读、质疑、推理等方式,能辨别是非,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这里凸显了三个方面: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批判性思维,为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指明了方向。一是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思维方式。在语文阅读与表达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高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既包括观察、比较、反思、归纳的逻辑思维,又包括从多个方面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和探索、求新的创造思维,使学生逐步提升思维品质。二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待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用洞察力厘清事物的本质,能主动整理、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用严谨的态度探究真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应体会多种语言现象的不同表达效果,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三是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考方向,采取分析、综合、批判等系统化方法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以养成批判性思维。

三、大单元教学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具体策略

在当前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仅依靠教材散点式的训练,效果不佳。大单元教学突破了教材单元的限制,由原来的教师“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基于学情,跨单元、跨教材、跨学科、跨学段地整合课程资源。为此,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内容、课外资源,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培养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性思维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定既体现相互衔接性,又体现内在进阶性。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探讨大单元教学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

(一)整合文本,创设思辨情境

大单元情境更应是一种多元、开放的学习场域,这种情境从意义层面说是真实存在的。崔允漷教授曾指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不应局限于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简单应用,而应从“在何种情境下能运用什么知识完成什么任务”来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2]教师设计一个大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创设小情境,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后形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习的内驱力,又发展了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要树立单元整体意识,了解单元教材编排的共性和各自特点,寻找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单篇教学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说新闻》、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本单元的语文主题是“自然奥秘与科学技术”,重点引导学生探索自然演变规律,如琥珀形成、恐龙演变;了解现代科技应用和成就,如纳米技术、航天发展。语文要素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