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政体系构建.docx
文件大小:42.7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6.54千字
文档摘要

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政体系构建

曹智博佘明

[摘要]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色更鲜明、资源更丰富、要求更严格的特点,面临着新要求与新机遇。为此,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进一步协同内外育人主体,完善全员育人角色定位;守牢关键培养阶段,促进全过程育人贯穿始终;整合行业思政资源,深化全方位育人氛围营造。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政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2021SJZDA059);2020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及培養机制改进研究”(2020YJXGG0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5-0160-04[收稿日期]2022-07-05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行动方向,并提供了科学遵循。“三全育人”综合性改革,要求高校依据国家政策,探索契合自身实际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2]。基于行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高校行业特色定位与学科发展战略,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工作指导方针,统筹协调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历程

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发轫于清末民初的专科学校,初步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院系调整后的部门办学[3]。在此期间,国内兴办了一批囊括工业、师范、农林、医科、财经、政法等行业的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工作者。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先后启动了“985工程”和“211工程”,一些行业高校通过院校合并、学科拓展、弱化行业定位等方式增强综合实力,逐渐有了“千校一面”的发展趋势。2017年,“双一流”建设为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行业特色型大学约占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的四分之三。2022年,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比例大幅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高校经历着“去行业化”与“再行业化”的转型过程[4]。进入新时代,伴随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复杂度提升,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细化的趋势,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愈发重要,同时也对其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点与机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子系统及各类要素协同联动,向着同一个目标或是方向努力[5]。“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其中的关键在于“全”,即要凝聚全员育人共识,构建全员育人协同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与成长全过程,育人空间与内容上全方位覆盖,形成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同时,立足行业特色发展定位,协同行业主体和行业资源进一步深化全员育人理念,将校企共育理念贯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将行业特色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特点与机遇。

(一)融合行业精神特点,思政特色更鲜明

现如今,我国各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分工更细化,专业化程度更高,涵盖学科更广泛。各行业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行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从业者、团队、企业打造了独特的“行业精神”,并不断地传承与发扬,成为一个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步提炼和培育形成,并为行业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心理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和[6]。行业精神的核心特点是其鲜明的行业特性,如航天精神[7]、医学精神[8]、石油精神、核工业精神[9]等,体现了行业文化中最先进的价值观和精神核心,同时又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行业精神作为行业文化的精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行业精神的融入缺乏关注,没有体现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行业特质”。因此,在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