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总第823期)科学咨询教育科学
高中生“见树又见林”的系列问题审题策略
——以数学物理为例
12*
高陈欣玥,郑富
(1.保定市东方双语学校,河北保定071000;2.河南大学,河北开封475000)
摘要:高中数理知识,因其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加上高考压力、快餐式学习等背景影响,造成高中学生普
遍存在不做审题、只靠刷题等社会现象。在结合杜威的思维五步、波利亚的怎么解题方法及中国的温故知新思想
后,形成一种对系列问题的深层领悟,是在知识经济、知识爆炸时代中,对于高中生系统学习的一个重要突破。
关键词:生命教育;审题策略;高中生审题
高中数理因其本身具有的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等事物的本质。
特性,被广大高中学生视为“困难”学科,加上高考压追求短、平、快的快餐文化与只看成绩的应试教育
力、快餐式学习等背景叠加影响,造成高中学生普遍所叠加形成的社会影响,造成了不利于高中学生审题
存在不做审题、只靠刷题的社会现象。学生成绩无法能力培养的环境。
提升、题读不懂、题解不出,除了与自身基础知识不牢(二)研究者观点过于单一
有关之外,也与缺乏审题能力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在由于审题能力的研究者多为中小学或高中教师,
杜威的问题解决理论中,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是问受应试教育、分科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审题能力的培
题解决的第一步,也是问题解决的核心,在高中数理养观点上过于单一,仅关注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而
解题过程中,明确问题所对应的即为审题能力。要学非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模型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硕
好数理,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结构化审题能力,使博论文中,主要是基于特定学科的审题能力研究。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见树又见林。有鉴于此,本文观前人,既有1944年数学家波利亚所提出关于怎样
结合调研与实践的经验,对高中生数理审题策略进行解题的思考模型,提出了解题四个步骤“审题、转换、
了总结。实施、反思”。也有1921年胡适源自其师杜威,并综合
一、高中生数理审题能力现状清代研究所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宏观
(一)缺乏审题能力培养环境观点。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量简单实用的信息(三)审题策略过于经验化
快餐,诸如微信、抖音、快手等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网我国多数高中教师对于审题方法的教授只是停留
络文学,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些现象形成在“我认为”的阶段,既没有进行理论梳理,也没有进
了“快餐文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习惯于对行教育实验,更没有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闭门造车的
问题的思考不深入,也不对问题的来源加以考察,形成研究环境形成了“愈年长的教师教的愈好”,而非“愈
了当今青少年盲目的追求表面风光、易受谣言影响、缺科学、愈有理论依据的老师教的愈好”。
乏主观判断等负面影响。经验、理论与调研,应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
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为主的社会现象,造成家长从本功,缺乏经验使研究难以落地、缺乏理论使研究没
小便只问高分,不问如何得到高分,也不管得到高分的有根基、缺乏调研则使研究没有说服力。教师过于重
过程中,子女的思维能力是否有所增长。中学生在结果视经验的审题策略,缩小了学生的审题视野,影响了学
论的家庭中,既不会自主思考、发现问题,也不能看透生的审题能力发展,同时也窄化了教师关于学生的全
面发展标准,限制了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缺乏对于学
作者简介: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客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