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砂仁栽培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文件大小:639.0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3.89千字
文档摘要

ICSXX.XXX.XX

AXX

团体标准

T/GDSMMXXXX—2021

砂仁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AmomumvillosumLour.

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

广东省种子协会发布

T/GDSMMXXXX—2021

砂仁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仁(AmomumvillosumLour.)及其变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种植地选择、种苗

繁育、耕作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砂仁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砂仁

又名阳春砂仁,长泰砂仁,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3.2

种子苗

通过种子播种繁殖而成的适于种植的种苗。

3.3

分株苗

从砂仁植株主茎基部分生出的包括根茎、主茎和幼芽的植株。

3.4

组织培养苗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的适于种植的种苗。

3.5

球茎

主茎基部膨大部位。

1

T/GDSMMXXXX—2021

4种植环境

4.1地理环境

选择海拔500m以下、坡度30度以下的山窝或山坡地或平地。

4.2土壤环境

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地。

4.3温度环境

适宜温度22℃~28℃,极端最低气温≥0℃。

4.4光照环境

种植1~2年荫蔽度60%~80%,3年后荫蔽度50%~60%。

4.5湿度环境

适宜降雨量≥1200㎜,土壤含水量22%~28%,空气相对湿度≥75%。

5栽培技术

5.1选地整地

一般选择湿润、荫蔽的山谷或溪流沟旁或山窝地。

清理土地、保持荫蔽度在50%~80%;翻耕深度≥30㎝;建立排灌措施。

5.2种苗繁育

5.2.1种子繁育

在品种纯度≥95%的砂仁种植园,选择健壮无(少)病害植株上的成熟饱满的果穗留种;选择采收

果穗的饱满且成熟度高的果实作为种源,通过晾晒、剥壳、去除果肉后,留存颜色深、饱满的种子繁育

种苗。

种子育苗适宜随采随播,一般不超过当年的11月。

采用沙床、育苗盘或肥沃排灌便捷的土地进行播种,保持荫蔽度70%~80%,播种密度每亩按照1.0

kg~1.2kg种子为宜。

播种后保持基质或土壤表面湿润、无杂草;发芽后定期淋水,保持基质表层湿润;少量多次喷施叶

面肥或施用化肥。也可在幼苗一对叶稳定后移植到育苗袋中培育。

种苗高度≥30cm即可移植。

5.2.2分株繁育

2

T/GDSMMXXXX—2021

在幼苗期或投产初期、品种纯度≥95%,且病害较轻的砂仁种植园,选择生长健壮、分生能力强、

无(少)病虫害的母株,分割其分生的株高≥60cm、叶5~10片、具1~3条新芽的种苗作进行种植。

5.2.3组培繁育

利用组织培养繁育的纯度≥95%、株高≥30cm的种苗进行种植。

5.3种植抚管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