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校保安劳务派遣学校保安专项应急预案.docx
文件大小:17.0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2.96千字
文档摘要

学校保安劳务派遣学校保安专项应急预案

一、防火应急预案

(一)目的

强化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避免事故扩大。

(二)范围

消防应急处理。

(三)管理职责

1.监控室人员负责消防监控、报警工作、消防设备运行。

2.义务消防队队员负责火场灭火。

3.班长主管负责现场人员物资疏散抢救工作。

(四)工作程序

1.管理人员工作程序:

(1)监控室人员:

①自动报警系统显示火警信号或接到火情报告后,应通知义务消防队员前往火警现场观察。

②火警确认后,向各部门经理通报。

③报警,向上级通报。

④启动相应的消防栓系统,喷淋条流,排烟系统的设备(设施)。

⑤通过对讲,警铃疏散师生。

⑥做好火警记录。

(2)义务消防队员:

①在项目负责人领导下,负责火场灭火。

②接到火警信号后,消防队员立即到达现场观察。确认火情后,按下报警擎并立即组织灭火。

③保安班长和各义务消防队队长确定人员分配,确定铺设水带线和使用的灭火剂,灭火器材。

(3)班长主管:

①负责现场群众的疏散、疏导工作,保障器材供应,协助消防队工作。

②确定疏散人员物资安全出口,疏散路线,组织人员引导,护送师生有秩序的疏散至安全地带。

二、防盗应急预案

1.巡查人员发现盗窃分子正在作案时,要保持镇静,应立即发出信息,召集附近的保安员或群众支援,设法制服作案人。

2.当场抓获作案人后,要连同物证一起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失主仍在现场的,应劝说其一起到公安机关作证,领回被盗财物。

3.保护作案现场,不能让人触摸现场痕迹和移动现场的遗留物品,并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4.对重大可疑被盗现场,可将事主和目击者反映的情况,向公安机关作出详细报告。

5.对可疑作案人员,可采取暗中监视设法约束,并报告或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刑事治安应急预案

在工作中遇到有公开使用暴力或其他(打、砸、抢)手段,强行掠夺或毁坏学校和师生财物的犯罪行为时,立即进行处理。

1.迅速制止犯罪。要保持镇静,设法制服罪犯,并应立即发出信号,召集附近的保安员或群众支援。

2.若在楼内遇到犯罪分子抢劫,应立即通知关闭大门。若罪犯逃跑,追赶不及,要看清人数和衣着、面貌、身高等外貌特征,所用交通工具及其他标志等,并及时报告管理处和公安机关,可拨“110”报警。

3.有固定现场的,要保护好现场;若在运动过程中作案,没有固定现场的,对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物品,作案工具等,应当用钳子、镊子或其他工具提取,然后放在白纸内妥善保存,交公安机关处理。切不可将保安人员或其他人的指纹等痕迹弄到遗留物上。

4.访问目击群众,收集发生劫案的情况,提供给公安机关,在公安人员未勘查现场或现场勘查完毕之前,不能离开。

5.师生或在场群众如有受伤的,要尽快送医院救治,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四、可疑物品应急预案

1.如果发现可疑物品(如有异常的响声或异常状态等),不可随便处理,不能随意触动物品的提手、拉锁等敏感部位。

2.发生上述情况,保安员应迅速到场,查明情况,判定可疑物类别,若判定是爆炸物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疏散周围人员到安全地点,并将现场能打开的门窗全部打开,便于一旦发生爆炸减小爆炸威力,减少损失。

(2)将爆炸物、可疑物放入防爆箱内或用防爆毯将爆炸物遮盖并派人看守,立即通知公安部门派人处理,并向管理处领导报告。

(3)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将爆炸物移至外围空旷地带,并设立警戒线。

(4)协助公安部门封锁爆炸物放置点现场,疏散、隔离人群,不让无关人员接近。

(5)如无把握切不可盲动,设立警戒线,清走贵重物品设备。

(6)禁止无关人员靠近现场,切勿在现场使用对讲机、手机、闪光灯或开关电闸,做好现场保护,停止电梯运作。

(7)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和校方,经同意后向警方报告。

(8)对附近区域进行全面检查,看是否仍有可疑物品存在。

(9)访问现场知情者,并做好记录。

(10)加强出入口等地点的控制,配合监控人员,注意发现可疑人员。

五、突发意外应急预案

(一)目的

紧急避险,阻止恶性事件发生,保护校园公共设施及人员安全。

(二)范围

责任区内。

(三)工作程序

1.盗窃、匪警应急处理程序:

(1)队员在执勤中遇有(或接报)公开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如打、砸抢、偷等)强行索取或毁坏公司和师生财物或威胁、师生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时,要切实履行保安员职责,迅速制止犯罪。

(2)当发生突发案件时,要保持镇静,设法制服罪犯,同时立即通过对讲呼救求援。

(3)所有持对讲机的保安员在听到求援信号时,要立即赶到现场,同时通知监控室封锁出事地点并录像。然后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

(4)若犯罪分子逃跑,一时追捕不上时,要看清人数、衣着、相貌、身体特征,所用交通工具特征等,并及时报告项目部,重大案件及时报“110”。

(5)有案发现场的要保护好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任何东西,包括罪犯留下的一切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