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保安劳务派遣学校保安培训服务方案
第一节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1.让派遣员工了解公司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2.让派遣员工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工作相关业务知识以及服务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对象
本项目全体派遣员工。
三、培训安排
1.结合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及发展计划,依据XX单位的实际需要,由人力资源部门依据各职能部门对内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以及公司相关培训的政策、财务预算等,进行需求分析,于每年年初拟订《XXXX项目培训计划表》,并呈报经理审核。
2.人力资源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解项目培训计划,拟订具体培训计划,编制培训课程清单,并呈报审批。
3.每次举行的各类内部培训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呈报审批。
4.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培训名称。
(2)培训时间。
(3)培训地点。
(4)培训讲师。
(5)培训人员。
(6)培训目的。
(7)培训组织:前期筹划、召集人。
(8)培训相关费用预算。
(9)培训准备工作安排。
(10)培训要求。
四、培训原则
1.战略性原则:员工培训是保证服务质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组织培训时,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发生“为培训而培训”的情况。企业培训由一系列培训项目构成,培训项目之间要有相关性,同时每一个培训项目本身都应由需求调查、课程设计、培训实施及明确的培训整体计划为依托,不能发现一个培训需求搞一个培训项目。每一个培训项目也必须有详细的实施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实施顺利进行。
2.长期性原则:员工培训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企业的当前工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员工培训项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的培训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反映到员工工作绩效或企业经济效益上,尤其是管理人员和员工观念的培训。因此,要正确地认识智力投资和人力开发的长期性与持续性,要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来搞好员工培训,企业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态度,坚持培训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全员培训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这是提高全员素质的必由之路。但全面并不等于平均使用力量,仍然要有重点,即重点培训技术、管理骨干,特别是培训管理人员。对于年纪较轻、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的第二、第三梯队干部,更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培训。
4.投入产出原则: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和其他投资一样,我们也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员工培训投资属于智力投资,它的投资收益高于实物投资收益。但这种投资的投入产出衡量具有特殊性,培训投资成本不仅包括可以明确计算出来的会计成本,还应将机会成本纳入进去。培训产出不能纯粹以传统的经济核算方式来评价,它包括潜在的或发展的因素,另外还有社会的因素。
5.培训方式和方法多样性原则:公司从普通员工到最高决策者,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创造的业绩不同,能力和应达到的工作标准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员工通过培训所要获取的知识也就有所不同。由于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方式和培训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6.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员工在培训中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应有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通过培训,可以促进员工个人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有效法宝。员工通过培训将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这样有利于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也有利于增加职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
7.反馈与强化培训效果的原则: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和结果的强化。反馈的作用在于巩固学习技能,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反馈的信息越及时、准确,培训的效果就越好。强化是结合反馈对接受培训人员的奖励或惩罚。这种强化不仅应在培训结束后马上进行,如奖励接受培训效果好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还应在培训之后的上岗工作中对培训的效果给予强化,如奖励那些由于培训带来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并取得明显绩效的员工。一般来说,受人贬斥而发奋总比受人赞扬更能自强自信,更能燃起奋发向上的热情。
五、培训考核
1.书面考核:行政人事部统一印制考试受训者,脱岗培训中使用。
2.应用考核:通过观察测试等方法考察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知识或技巧的应用。由部门直接上级、同事、行政人事部共同鉴定。
第二节消防技能培训
一、消防基础知识
1.燃烧的三要素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2)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3)着火源(温度):是指供给可燃物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他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2.火灾:
(1)火灾的概念: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