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关于OEM产生的缘由及驱动力(2025版).docx
文件大小:11.95 KB
总页数: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OEM产生的缘由及驱动力

关于OEM产生的缘由及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国际产业分工论

经济全球化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分工提供了可能。纵观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OEM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

中国正在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加工制造中心,其根本原因在于:新一轮全球经济转浪潮中,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但目前中国还称不上是典型的世界制造中心)。

应对价值链论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竞争优势源于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活动中所进行的相互分离的活动。一个企业很难在所有的价值环节都最具竞争力,选择自己最具竞争力的环节方为明智之举。就OEM需求方/购买方而言,品牌厂商需要将自己掌握的优势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研发、市场运作等环节上,摆脱全部或部分生产制造环节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并降低企业运行费用;即使对于自身有工厂的OEM需求方来说,不论其生产能力有多强、产品线多么丰富,也不可能将整个生产链中的各个环节全部垄断,因此必然需要与其他厂商的合作。对于OEM提供方而言,将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集中在专门的生产制造领域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并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产能过剩论

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一些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在做自有品牌主业的同时,也做OEM“副业”。在中国,因产能过剩而做OEM的现象大量存在。不仅中国企业做,跨国公司也在做。比如,由于开工不足,宝洁、汉高等在中国的合资工厂为纳爱斯贴牌生产;到2001年,中国90%以上的家电企业都涉足了OEM领域。因产能过剩而做OEM甚至为一些行业新锐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会。例如,近年来成长迅速的蒙牛集团就采取了“先做市场,再建工厂”的策略,多家工厂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为蒙牛做OEM,使蒙牛迅速成为“高成长冠军”。

偷师学艺论

做OEM不仅可以赚到钱,还可以学到许多知名企业的先进技术、经营方法和管理经验等。华硕董事长施崇棠曾公开表示,可以偷师学艺是与国际一流厂商合作的好处这一,因为往来频繁(一流厂商通常很看重质量管理),可以观摩学习对方的管理模式,帮助华硕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