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第2课《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人美版2025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705.41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2.38千字
文档摘要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美版(2024)新教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一至两种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工艺和方法。

2、理解中国民间美术体现了人民生活之美,寄托了百姓热爱生活,期盼美好生活的夙愿。

3、能从民间美术作品中提取元素并设计文创产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环节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打开民间美术宝库的大门,如同步入一座琳琅满目的博物馆,剪纸、皮影、面具、泥塑、刺绣、蜡染……请观看视频里的民间美术,辨别一下它是哪一种民间美术?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作答。

以轻松有趣的动态年画导入让学生知道年画的不同样式和风格。

一走进经典

1.走进经典——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至清代中晚期,潍坊杨家埠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成为国内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几百年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按照当

地人的风俗信仰、审美理念和生活需要,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古朴稚拙、简明鲜艳的风格。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特点

仔细观察年画,思考杨家埠木版年画有什么特点?请从造型、色彩、构图三方面思考。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以经典年画为例,让学生了解木板年画的风格特点和制作技艺,理解中国民间美术对百姓的意义和价值,并思考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秦琼

秦琼敬德(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山东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门神的来源并思考年画的寓意。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年画的制作技艺和传承创新问题。

学生思考年画面临的问题并

设想解决的路径,表达自己的观点。

杨家埠木版年画不受自然的约束,以丰富的想象力,概括、浪漫主义、象征和寓意的手法表现主题;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简练、粗犷、朴实,色彩对比强烈,画面艳丽,冲击力强.

3.年画的寓意

你知道年画中秦琼和敬德两位门神是怎么来的吗?

年画表达了老百姓怎样的精神寄托?

年画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生活之美,表达了人民对安宁富足生活的期盼。

4.视频了解木板年画的制作技艺

5.观看视频并思考年画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中国民间美术面临经济萧条,无人问津,更无人继承的困局,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才能让民间美术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真正让民间美术焕发生机?

要想让民间美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展示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和作品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借助政策支持,培养青年艺术家,鼓励他们继承传统技艺,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创新;从民间美术的元素中提炼特色,形成统一且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利用电商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推广,拓宽民间美术作品的销售渠道;通过展览、讲座、手工体验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民间美术创作等等。

6.年画元素的提炼转化

思考年画作品有哪些代表元素和特点,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提炼转化后进行再创作?

杨家埠木版年画《秦琼敬德》可提取元素:部分造型结构、线条、色彩、构图等。

提炼转化:简化人物造型、精炼构图,只改变色调与笔触,简化装饰性线条等。

学生观察年画作品,思考并作答。

三探索实践

任务一:

木版年画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学生观看教师微课示范。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阐释自己的看法。

通过教师示范和提取过程的探索让学生学会民间美术元素的提取

和转化,并

能运用转

化后的元

素进行再

创造,真正

做到把民

间美术活

学活用。

1.设计草稿。2.刻板。3.印刷。4.手工上色

1.设计草稿。2.刻板。3.印刷。4.手工上色,完成作品。

任务二:

从民间美术作品中提取元素,进行设计和再创作。

民间美术中蕴含的艺术元素能给当代的艺术设计带来诸

多的启示,设计师对这些元素经过提炼和转化后民间美术就变成了鲜活而富有创意的事物,丰富和拓展了现代设计

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举例说明(服装上的剪纸、唐装上的民间纹样、包包、桌垫、钱包等文创产品上的刺绣等。)

以陕西凤翔泥挂虎元素提取过程为例说明

简化、归纳、象征

简化、归纳、象征

陕西凤翔泥挂虎夸张、变形

仔细观察以下经过提取转换成的产品,零钱包、抱枕、挎包等文创产品中泥挂虎造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花纹

又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泥挂虎造型用了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其花纹运用了简化、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