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融合型配电房内数字机房区设计导则(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18.23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5.2千字
文档摘要

江苏省地方标准

融合型配电房内数字机房区设计导则

编制说明

目次

一、目的意义 3

二、任务来源 3

三、编制过程 3

四、主要内容技术指标确立 4

五、重大意见分歧处理 5

六、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关系 5

七、实施推广建议 5

八、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信息及分工 5

一、目的意义

随着江苏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行业互联网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力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融合型配电房具备电力接入便捷、空间资源丰富、靠近用户等优势,成为电力基础设施与通信基础设施融合的典型代表,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盘活区域基础资源,为江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融合型配电房数字机房区的建设,将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融合型配电房数字机房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促进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电力生产运营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利用配电房内剩余空间建设数字机房区,有效整合了电力和信息通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融合型配电房推动电力、通信、互联网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2021年4月,省政府相关部门听取了融合型配电房数字机房建设情况,要求省电力公司牵头制定融合型配电房数字机房区建设标准和使用规范,规范江苏省融合型配电房内数字机房区的建设,为相关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省电力公司联合三大运营商、铁塔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拟定标准文稿。

二、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依据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2〕192号文)要求,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编写。

三、编制过程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通信运营商等部门专家在长期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无数次的试验、探索、查阅国内外同行的技术资料,不断的修正、论证,最终决定针对融合型配电房内建数字机房区进行技术方面的要求。

第一阶段:2021年9月组建了标准编制组,制定标准编制方案,开展标准编制工作。

第二阶段:2021年10~11月,标准编制项目组通过网络、书籍、期刊和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初步完成标准编写所需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并沟通讨论确定标准框架。遵循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形成标准草案,并多次组织开展技术讨论会,咨询会,综合各方意见,编制完成了立项申请书和标准初稿。11月底向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融合型配电房数字机房区技术规范》立项申请书和标准初稿。

第三阶段:2022年6月,经项目材料初审、专家论证、公示,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下发了《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2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2〕192号文),本标准正式立项。

第四阶段:2022年7月~2024年5月,项目立项后,组织参编单位进行了标准编制的集中培训,此外进一步调研收集资料,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多次召开线上、线下咨询会和讨论会,结合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五阶段:2024年5月,向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编制说明和标准征求意见稿,结合征求意见稿评审意见,修改本标准名称为《融合型配电房内建数字机房区技术要求》,并准备进行网上公

开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阶段,通过发放文件线上、线下交流,共征求了18家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回收了45条意见,其中42条采纳,3条不采纳。

四、主要内容技术指标确立

4.1-4.2参考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结合现有融合型配电房自身布置特点和实际运营经验,明确了数字机房区的位置选址要求。要求与数字机房区相邻的空间内不存在生活用水的场景。明确定义了数字机房区内各功能分区的定义和功能以及相应的各分区内及各分区之间的布局要求。

4.2.7数字机房区的净高在满足变电所或配电房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保证内部相关设施的合理高度和间距,结合现有融合型配电房自身布置特点和实际运营经验,考虑新形势下电子信息设备的安装密度越来越高,当前行业普遍机柜高度已从2m提升至2.2m,因此在本标准中明确了数字机房区的梁下净高要求,将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中3米的要求提高到3.2m。

5.1.1-5.1.3算力区其功能类似于数据中心机房,其环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