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助理岗位技能要求》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2017年7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定制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7-2020)》,要求“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
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2020年6
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
的指导意见》16条指导意见》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完善随
班就读工作机制,提升随班就读工作水平作出部署。在2021年7月公布
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专栏“残疾人教育重点项目”中
特别对推动残疾儿童康复及融合教育发展创造条件、提升质量。未来,随
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儿童走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模式。国家在政策方
面进行大局引领和整体规划,不断加强随班就读的重视和投入。这些政策
体现了国家层面,支持特需儿童走入普通学校,和普通孩子一起接受教育。
随着特需儿童数量的增长,学校和家长对融合教育助理人员的需求与
日俱增。而目前我国融合教育助理教师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从事融
合教育助理工作的人数并不多,培养的融合教育助理教师供不应求,也很
难满足家长和学校的需求。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融合教育助理老师尚未形
成职业化趋势,工资低,压力大,专业人士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职
业和管理规范。
融合教育助理的工作需要掌握有关特殊儿童的理论与知识,具备基本
的特殊教育方面的技能,有应对特殊儿童及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丰富经验
以及与学校沟通的经验,从而帮助特殊儿童在校更好适应。因此,对融合
教育助理的岗位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要求形式
规范,形成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融合教育助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与
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培训与考核就显得尤为必要。
下达部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1—
年度:2022
计划编号:CARD202205
标准主要由北京市海淀区睿智全纳教育康复中心、北京现代睿智融
合幼儿园、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联合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晶晶、赵巧云、刘新学、李媛媛、谷长芬、齐
雪婷、惠丹、赵琦、张红丽等。
主要分工:黄晶晶作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的研发主任,是本文件编
写的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标准的总体策划、专家外联、团队建设分工、统
筹安排、校审和主题结构的编写;赵巧云、刘新学高校专家,给本标准的
建设提供了思路和结构编写上的宝贵意见;李媛媛、惠丹是本标准的主要
编写成员,其中李媛媛主要负责中文文献的查阅和术语的撰写,惠丹主要
负责外文文献的查阅和其余文字部分;齐雪婷、谷长芬分别是学校、残联
系统的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本标准的前期意见表达和后期调整;赵琦、张
红丽是机构负责人,负责对整个行业资讯和动态的整体把握。
二、主要工作过程
主要说明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和协作单位起草标准的工作过程,以及在
标准起草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等。
1、启动阶段
2021年底标准起草单位了解到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进行行业团体标
准建设推广的信息,基于多年来在康复和融合教育支持领域的工作基础和
2019年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建立《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培训指南》团体标准
的经验,开会讨论决定联合行业内的专业学者和一线工作者一起将自身多
年总结的有关融合教育教师的经验进行梳理形成团体标准规范的工作规
划。2021年12月22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下发《关于征集2022年团
体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睿智全纳第一时间响应提交三份有关融合教育
的标准建设申请书。2022年2月22日,经过初步的专家论证,中国康协
认为北京市海淀区睿智全纳教育康复中心作为起草单位的发起单位具有
相应的资质和储备,也对三份标准申请文本提出了有关是否立项的决定和
—2—
修改意见。最终,在三份申请文件中保留本标准,成为2022年度在中国
残疾人康复协会予以立项的首批团体标准。
2、标准草案稿编制阶段
《技能标准》起草的前期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一线融合助理工
作资料的收集分析。中心通过访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