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护理技术技巧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清洁技术规范
03
保湿修复技巧
04
防晒保护体系
05
功能护理进阶
06
仪器辅助管理
01
基础护理原理
01
基础护理原理
PART
油性皮肤
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易长痘和粉刺。
01
干性皮肤
皮肤缺乏水分和油脂,毛孔不明显,易脱皮和产生细纹。
02
混合性皮肤
T区(额头、鼻子、下巴)油性,其他部位干性。
03
敏感性皮肤
皮肤薄,易受到刺激和红肿。
04
皮肤类型分类标准
屏障功能维护方法
避免过度清洁
保湿
抗氧化
防晒
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破坏皮肤天然保护层。
使用保湿霜或乳液,锁住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摄入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抵御自由基伤害。
避免紫外线伤害,日常使用防晒霜。
多摄入水分和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饮食调节
清洁时使用温水,避免使用过热的水破坏皮肤屏障。
适度清洁
01
02
03
04
根据皮肤类型选择控油或保湿产品。
合理使用护肤品
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水分和油分的平衡。
面部按摩
水油平衡调控策略
02
清洁技术规范
PART
卸妆产品选择标准
卸妆油
适用于油性和混合性皮肤,能轻松卸除彩妆和污垢。
01
卸妆水
适合敏感肌肤和淡妆,温和不刺激。
02
卸妆乳
适合干性皮肤,能滋润皮肤并卸除彩妆。
03
洁面手法与频率控制
用指腹轻柔按摩,避免过度拉扯皮肤。
手法
每天早晚各一次,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频率
01
02
深层清洁操作要点
软化角质层,帮助污垢和油脂排出。
蒸脸
定期去除老化角质,保持皮肤光滑细腻。
去角质
用于清洁毛孔深处的污垢和油脂。
鼻贴/鼻膜
03
保湿修复技巧
PART
有效保湿成分解析
具有极强的保湿能力,能吸收并保持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是理想的保湿成分。
透明质酸
天然油脂
甘油
如角鲨烷、橄榄油等,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达到保湿效果。
具有吸水性,能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到皮肤中,使皮肤保持湿润。
锁水技术应用场景
护肤品选择
选择含有锁水成分的护肤品,如面霜、乳液等,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锁住水分。
01
美容疗程后护理
在进行光子嫩肤、水光针等美容疗程后,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现象,此时采用锁水技术能有效缓解。
02
干燥环境保湿
在空气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如空调房、暖气房等,使用锁水产品能有效保持皮肤水分。
03
急救补水实施方案
喷雾补水
随身携带保湿喷雾,随时为皮肤补充水分,保持皮肤湿润。
03
在护肤过程中加入保湿精华,能深层滋润肌肤,提高皮肤含水量。
02
保湿精华
补水面膜
使用具有高保湿效果的面膜进行急救补水,能快速改善皮肤干燥状态。
01
04
防晒保护体系
PART
日常护理选择SPF15~30,户外活动时选择SPF30以上。
根据紫外线强度选择防晒品
油性皮肤选择清爽型,干性皮肤选择滋润型,敏感皮肤选择物理防晒品。
根据肤质选择防晒品
同时使用多种防晒品时,防晒指数不能简单叠加,需按最高倍数计算。
防晒指数叠加原则
防晒指数适配原则
物理/化学防晒搭配
物理防晒原理
通过反射紫外线来达到防晒效果,如遮阳伞、帽子、衣物等。
02
04
03
01
物理与化学防晒结合
在户外活动中,应同时使用物理和化学防晒品,以达到最佳防晒效果。
化学防晒原理
通过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释放出去,如防晒霜。
敏感皮肤选择物理防晒
敏感皮肤对化学防晒品易产生过敏反应,建议使用物理防晒品。
补涂时机与部位覆盖
补涂时机
部位覆盖
嘴唇防晒
眼睛防晒
防晒霜的防晒效果会随时间衰减,一般2~3小时需补涂一次;游泳、出汗后需立即补涂。
除了面部,还有颈部、耳部、手背等易晒伤部位也需涂抹防晒霜。
使用具有防晒功能的唇膏,防止嘴唇晒伤。
佩戴太阳镜或遮阳帽,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05
功能护理进阶
PART
抗衰成分作用机理
胶原蛋白
抗氧化剂
透明质酸
胶原蛋白是皮肤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紧致肌肤、抗皱的功效。通过激活胶原蛋白的生成,可以增加皮肤弹性和紧致度。
透明质酸具有优异的保水性能,能够吸引和锁住水分,使皮肤保持水润、光滑。
如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类化合物等,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皮肤的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淡斑技术操作流程
皮肤检测
使用专业仪器对皮肤进行检测,确定斑点类型、分布情况和深浅。
深层清洁
采用洁面、蒸脸等方法,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为淡斑操作提供清洁的环境。
淡斑精华导入
使用专业的导入仪器,将针对斑点问题的淡斑精华深入皮肤底层,发挥淡斑效果。
防晒保护
淡斑后皮肤对紫外线更加敏感,必须严格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斑点加重。
温和洁面
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